【題目】以硫化銅精礦為原料生產CuCl的工藝過程如下:
已知CuCl難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離子濃度較大的體系,在潮濕空氣中易水解氧化,海綿銅中含少量CuO等。
(1)經測定氧化酸浸過程有單質S生成,寫出此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2)步驟①中得到的氧化產物是____________,溶解溫度應控制在60—70℃,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寫出步驟③中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步驟③先加NH4Cl、再加入亞硫酸銨時無沉淀,加水稀釋就產生大量臼色沉淀,其原因_____________。
(5)步驟⑤包括用pH=2的酸洗、水洗兩步操作,酸洗采用的酸是_____________(寫名稱)。
(6)上述工藝中,步驟⑥不能省略,理由是_____________。
(7)上述濃縮液中含有Iˉ、CIˉ等離子,取一定量的濃縮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當AgCl開始沉淀時,溶液中中為_____________。(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
【答案】2CuS+2H2SO4+O2=2CuSO4+2S+2H2OCuSO4或Cu2+溫度低溶解速度慢,溫度過高銨鹽分解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步驟3先加NH4Cl,氯離子濃度較大,產生的氯化亞銅能溶于氯離子濃度較大的體系;氯化亞銅難溶于水,所以加水稀釋就產生大量白色沉淀硫酸醇洗有利于加快去除CuCl表面水分防止其水解氧化4.72×10-7
【解析】
(1)由題意知氧化酸浸過程有單質S、CuSO4和H2O生成,所以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CuS+2H2SO4+O2=2CuSO4+2S+2H2O。
(2)由于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具有強氧化性,可氧化Cu生成CuSO4或Cu2+。溶解溫度應控制在60-70℃,原因是溫度太低溶解速度慢,溫度過高銨鹽分解。故答案為:CuSO4或Cu2+;溫度低溶解速度慢,溫度過高銨鹽分解。
(3)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具有氧化性,可氧化海綿銅(主要成分是Cu和少量CuO)生成硫酸銅,過濾后在濾液中加入亞硫酸銨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uCl,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u2++ SO32-+2Cl-+H2O=2CuCl+ SO42-+2H+。答案: 2Cu2++SO32-+2Cl-+H2O=2CuCl+SO42-+2H+。
(4)CuCl難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離子濃度較大的體系。所以步驟3先加NH4Cl,氯離子濃度較大,產生的氯化亞銅能溶于氯離子濃度較大的體系;氯化亞銅難溶于水,所以加水稀釋就產生大量白色沉淀。
(5)因為在潮濕空氣中CuCl易水解、氧化,為了防止CuCl溶解氧化引入新雜質,所以應加入硫酸,不能加入硝酸等氧化性酸,因為CuCl難溶于醇和水,可溶于氯離子濃度較大的體系,所以也不能加入鹽酸。答案:硫酸。
(6)步驟⑥為醇洗,因乙醇沸點低,易揮發, CuCl又難溶于醇,所以用乙醇洗滌,可快速除去固體表面的水分,防止CuCl水解、氧化,故答案為:醇洗有利于加快去除CuCl表面水分防止其水解氧化。
(7)根據沉淀溶解平衡常數:溶液中=
[c(Ag+)/c(Ag+))]= Ksp(AgI)/ Ksp(AgCl) =(8.5×10-17) / (1.8×10-10)= 4.72×10-7答案:4.72×10-7。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00g46%甲酸(HCOOH)水溶液所含的氧原子數為5NA
B. 標準狀況下,18g冰水中共價鍵的數目為NA
C. 56g鐵與71gCl2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目為3NA
D. 7.8gNa2O2與足量的水(H218O)反應生成的氧氣所含的中子數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對于能源的利用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代:柴草能源、化石能源、多能源時代。正確的是( )
A.原始社會人類學會利用火,他們以天然氣取暖,吃熟食,從事生產活動
B.目前我國廣大農村生活做飯使用的都是化石原料
C.多能源時代指的是新能源時代,包括核能、太陽能、氫能
D.化石燃料的燃燒沒有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物質與其所含化學鍵類型、所屬化合物類型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選項 | A | B | C | D |
物質 | CO2 | MgCl2 | HCl | NaOH |
所含化學鍵類型 | 共價鍵 | 離子鍵、共價鍵 | 離子鍵 | 離子鍵、共價鍵 |
所屬化合物類型 | 共價化合物 | 離子化合物 | 離子化合物 | 共價化合物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為阿伏加徳羅常數的數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常溫常圧下,7.0g由丁烯與丙烯組成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氫原子數目為NA
B. 向1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46gNO2氣體,容器中氣體的分子數為NA
C. 6.4g銅與足量的硫單質混合加熱,轉移電子的數目為0.2NA
D. 標準狀況下,2.24LSO3中含有0.1NA個SO3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下圖所示裝置檢驗草酸亞鐵晶體(FeC2O4·2H2O,淡黃色)受熱分解的部分產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通入N2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對產物檢驗產生影響
B. 若③和⑤中分別盛放足量NaOH溶液、CuO固體,可檢驗生成的CO
C. 實驗結束后,①中淡黃色粉末完全變成黑色,則產物一定為鐵
D. 若將④中的無水CaC12換成無水硫酸銅可檢驗分解生成的水蒸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短周期五種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A、B、C的單質在常溫下都呈氣態,C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層數的3倍,C和E位于同主族。1molDAx與足量的A2C反應生成44.8L(標準狀況)G氣體。A、B的單質依次為G、T,在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G、T,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G+T→W(未配平),測得各物質的濃度如表所示。
物質 | T | G | W |
10min時,c/(mol/L) | 0.5 | 0.8 | 0.2 |
20min時,c/(mol/L) | 0.3 | 0.2 | 0.6 |
回答下列問題:
(1)A、B、C能組成既含離子鍵又含共價鍵的化合物,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
(2)B、C、D、E的簡單離子中,離子半徑由大到小排序為__________。(用離子符號表示)
(3)J、L是由A、B、C、E四種元素組成的兩種常見酸式鹽,J、L混合可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寫出這兩種溶液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J、L中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退色的是_______(填化學式)。
(4)B2A4-C2堿性燃料電池放電效率高。該電池放電時生成B2和A2C,正極反應式為_____;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電解質溶液的pH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5)由A、B、C、D四種元素組成的單質、化合物在一定條件下的轉化關系(部分條件和產物已省略)如圖所示,已知M耐高溫。
①X的電子式為______;W的結構式為________。
②已知W與乙反應生成K和甲是某重要化工生產步驟之一,提高其反應速率的方法除增大反應物濃度、增大壓強外,還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