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原子最外層p能級的電子數等于次外層的電子數總數,p能級電子數不超過6,則A的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2,故A為碳元素;A、B、C屬于同一周期,即位于第二周期,B原子最外層中有兩個不成對的電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4,故B為O元素,B元素可分別與A、C、D、E生成RB2型化合物,則C為N元素,可形成NO2化合物;在DB2中D與B的質量比為7:8,則有M(D):2M(O)=7:8,則M(D)=28,故D為Si元素;在EB2中E與B的質量比為1:1,則M(E)=2M(O)=2×16=32,所以E為S元素,據此解答.
解答 解:A原子最外層p能級的電子數等于次外層的電子數總數,p能級電子數不超過6,則A的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2,故A為碳元素;A、B、C屬于同一周期,即位于第二周期,B原子最外層中有兩個不成對的電子,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4,故B為O元素,B元素可分別與A、C、D、E生成RB2型化合物,則C為N元素,可形成NO2化合物;在DB2中D與B的質量比為7:8,則有M(D):2M(O)=7:8,則M(D)=28,故D為Si元素;在EB2中E與B的質量比為1:1,則M(E)=2M(O)=2×16=32,所以E為S元素.
(1)D為Si元素,原子序數為14,基態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2,
故答案為:1s22s22p63s23p2;
(2)A(碳)、B(氧)、C(氮)能夠形成的等電子體:CO、N2、CN-等,
故答案為:CO、N2、CN-;
(3)C的氫化物為NH3,N原子孤電子對數為$\frac{5-1×3}{2}$=1,價層電子對數為3+1=4,空間結構為三角錐形,N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sp3雜化,
故答案為:三角錐形;sp3;
(4)C為N元素,形成的單質為N≡N,含有2個π鍵,由于O的非金屬性大于Si,則穩定性:H2O>SiH4,
故答案為:2;H2O;SiH4.
點評 本題是對物質結構的考查,涉及核外電子排布、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雜化方式判斷、化學鍵等,推斷元素是解題關鍵,注意理解掌握同周期第一電離能異常原因.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濕潤的pH試紙測稀堿液的pH值,測定值偏小 | |
B. |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時仰視刻度線,所配溶液濃度偏大 | |
C. | 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時,若滴定前滴定管內無氣泡,終點讀數時有氣泡,則所測NaOH溶液的濃度偏大 | |
D. | 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溫度值偏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X是SO2,Y是飽和NaHCO3 溶液 | B. | X是H2S,Y是濃H2SO4 | ||
C. | X是CO2,Y是Na2SO3 溶液 | D. | X是Cl2,Y是Na2CO3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④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n2+、Fe2+、Ce3+ | B. | Fe2+、Ce3+、Sn2+ | C. | Fe2+、Sn2+、Ce3+ | D. | Ce3+、Fe2+、Sn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l-、K+、HCO3-、Ca2+ | B. | OH-、NH4+、Mg2+、HCO3- | ||
C. | SO32-、H+、Cl-、NO3- | D. | Na+、SiO32-、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K+、Na+、CO32-、NO3- | |
B. | 滴入甲基橙變黃的溶液中:Cu2+、Al3+、SO42-、NO3- | |
C. | 能使碘化鉀淀粉試紙變藍的溶液中:Na+、NH4+、S2-、Br- | |
D. | 水電離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中:Na+、Mg2+、Cl-、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