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用裝置甲制取氨氣 | B. | 用裝置乙制取少量純凈的CO2氣體 | ||
C. | 用裝置丙驗證氨氣具有還原性 | D. | 用裝置丁吸收尾氣氨氣 |
分析 A.氨氣極易溶于水,需要加熱制取氨氣;
B.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中含有水;
C.氨氣與氧化銅在加熱條件下可以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銅和氮氣;
D.苯的密度小于水,該方法無法防止倒吸.
解答 解:A.由于氨氣極易溶于水,應該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制取氨氣,圖示裝置無法制取氨氣,故A錯誤;
B.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無法獲得純凈的二氧化碳,故B錯誤;
C.氨氣與氧化銅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該方法可以證明氨氣具有還原性,故C正確;
D.苯的密度小于水,所以水在下層苯在上層,沒有緩沖作用,不能防止倒吸,如果將苯換為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能防止倒吸,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題目難度不大,涉及氨氣、二氧化碳氣體的制備、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明確常見氣體的制備方法為解答關鍵,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化學實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_{點燃}^{O_{2}}$SO2$\stackrel{BaCl_{2}(aq)}{→}$BaSO4 | |
B. | SiO2$\stackrel{H_{2}O}{→}$H2SiO3$\stackrel{NaOH(aq)}{→}$Na2SiO3(aq) | |
C. | MgCl2•6H2O $\stackrel{△}{→}$MgCl2$\stackrel{通電}{→}$Mg | |
D. | CuSO4(aq)$\stackrel{NaOH(aq)}{→}$Cu(OH)2懸濁液$→_{△}^{葡萄糖}$Cu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eSO4•7H2O是一種混合物 | |
B. | 一種元素可能有多種氧化物,但同種時化合價只對應一種氧化物 | |
C. | 可用丁達爾現象區分溶液與膠體 | |
D. | 蠶絲、羊毛和淀粉分別屬于纖維素,蛋白質和多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常壓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氣體所含的原子數為6NA | |
B. | 標準狀況下,將22.4LCl2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 |
C. | 1molFeCl3完全轉化為Fe(OH)3膠體后生成膠粒個數為NA | |
D. | 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的H+個數為0.05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 |
B. | 氨氣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 |
C. |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硅 | |
D. | 二氧化碳是一種有色氣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ClO3 | B. | NaCl | C. | ClO2 | D. | 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常溫常壓下,11.2 L一氧化碳分子數是0.5NA | |
B. | NA個氧氣分子和NA個氮氣分子的質量比為8:7 | |
C. | 常溫常壓下,2.86 g Na2CO3•10H2O含有的Na+數為0.02NA | |
D. | 物質的量濃度為0.5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個數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