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利用蓋斯定律分析,不管化學反應是一步或分幾步完成,其反應熱是不變的;根據目標方程改寫分方程,然后求出反應熱;
(2)①利用三段式求出反應生成的甲醇的物質的量濃度,再根據v=$\frac{△c}{t}$計算;
②達到平衡狀態時氫氣的轉化率最大,氫氣的體積分數最小;
③氫氣的體積分數最大時,CO的轉化率最小;
④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越低,反應向正方向進行的程度越大;
⑤根據溫度、壓強對反應速率的影響以及對設備的要求分析;
(3)依據電解原理分析,陽極是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結合圖示可知是一氧化碳失電子生成二氧化碳.
解答 解:(1)已知:①CH4(g)+2O2(g)═CO2(g)+2H2O(g)△H1=bkJ/mol
②CH4(g)+CO2(g)═2CO(g)+2H2(g)△H2
③CH4(g)+H2O(g)═CO(g)+3H2(g)△H3=ckJ/mol
④2CH4(g)+O2(g)═2CO(g)+4H2(g)△H=akJ/mol
根據蓋斯定律:2×④-①-2×③得到CH4(g)+CO2(g)═2CO(g)+2H2(g)△H2=(2a-b-2c)kJ/mol,
故答案為:(2a-b-2c);
(2)①設反應生成的甲醇為xmol/L,
CO(g)+2H2(g)═CH3OH(g).
開始(mol/L):0.5 1 0
轉化(mol/L):x 2x x
平衡(mol/L):0.5-x 1-2x x
到5min時,氫氣的體積分數為0.2,則$\frac{1-2x}{0.5-x+1-2x+x}$=0.2,則x=0.375mol/L,
則v=$\frac{△c}{t}$=$\frac{0.4375mol/L}{5min}$=0.0875mol/(L•min);
②達到平衡狀態時氫氣的轉化率最大,氫氣的體積分數最小,II對應的氫氣的體積分數最小,所以II可能達到了平衡狀態;
故答案為:II;
③氫氣的體積分數最大時,CO的轉化率最小,已知III時,氫氣的體積分數最大,轉化率最小;
故答案為:III;
④由圖2可知,升高溫度CO的轉化率減小,即向逆反應移動,所以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溫度越低,反應向正方向進行的程度越大,K越大,已知I的溫度最低,則其K最大;
故答案為:I;
⑤相對于N點而言,采用M點,溫度在500-600K之間,溫度較高,反應速率較快,氫氣的平衡轉化率也較高,壓強為常壓對設備要求不高,
故答案為:相對于N點而言,采用M點,溫度在500-600K之間,溫度較高,反應速率較快,氫氣的平衡轉化率也較高,壓強為常壓對設備要求不高;
(3)陽極是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的物質,結合圖示可知是一氧化碳失電子生成二氧化碳同時生成氫離子,電極反應為:CO+H2O-2e-=CO2+2H+,
故答案為:CO+H2O-2e-═CO2+2H+.
點評 本題考查了反應熱的計算、化學平衡計算與影響因素、化學平衡圖象、反應速率與平衡常數、電解原理的應用等,注意理解掌握化學平衡的計算方法,難度中等,側重于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2.24LCH2Cl2含有分子的數目為0.1NA | |
B. | 電解精煉銅時,陽極質量減少12.8g時,轉移電子0.4NA | |
C. | 25℃,pH=11的Na2CO3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的數目為10-3NA | |
D. | 常溫常壓下,將0.1mol Fe投入足量的稀硝酸中,轉移的電子為0.3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H=12的NaOH溶液加水稀釋100倍,溶液pH=10 | |
B. | pH=5的鹽酸溶液稀釋1000倍,溶液的pH約等于7 | |
C. | pH=2的 H2SO4與pH=1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和,溶液pH=7 | |
D. | pH=12的NH3•H2O與pH=2的HCl溶液等體積混和,混和液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沉淀物 | Al(OH)3 | Fe(OH)3 | Fe(OH)2 | Ni(OH)2 |
pH | 5.2 | 3.2 | 9.7 | 9.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