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飽和食鹽水中加入碳酸氫銨可制備小蘇打(NaHCO3),根據質量守恒可知同時生成NH4Cl;
(2)母液中含有氯化銨,通入氨,冷卻、加食鹽,有利于氯化銨的析出,過濾后濾液中含有氨氣,不能直接循環使用;
(3)加熱有利于亞鐵離子的氧化,且有利于鐵離子的水解,再加入BaCl2溶液,得到硫酸鋇沉淀;
(4)若蒸發過程中有少量液體濺出,蒸干后所得固體質量偏小,則小蘇打含量偏大.
解答 解:(1)飽和食鹽水中加入碳酸氫銨可制備小蘇打(NaHCO3),根據質量守恒可知同時生成NH4Cl,反應的方程式為NH4HCO3+NaCl=NaHCO3↓+NH4Cl,
故答案為:NH4HCO3+NaCl=NaHCO3↓+NH4Cl;
(2)母液中含有氯化銨,通入氨,冷卻、加食鹽,有利于氯化銨的析出,純度更高,過濾后濾液中含有氨氣,不能直接循環使用,而②的濾液可直接循環使用,
故答案為:ad;
(3)加熱有利于亞鐵離子的氧化,且有利于鐵離子的水解,再加入BaCl2溶液,得到硫酸鋇沉淀,濾渣的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鐵、硫酸鋇,
故答案為:使亞鐵離子快速氧化為三價鐵離子,并使氯化鐵充分水解,形成氫氧化鐵沉淀;Fe(OH)3、BaSO4;
(4)如全被為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后生成氯化鈉,質量減小,而如全部為氯化鈉時,質量基本不變,可知加熱后固體質量越小,碳酸氫鈉含量越大,則若蒸發過程中有少量液體濺出,蒸干后所得固體質量偏小,則小蘇打含量偏高,
故答案為:偏高.
點評 本題為2014年上海考題,考查制備實驗的設計,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實驗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實驗原理以及物質的性質,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青霧中的小水滴顆粒大小約為10-9m~10-7m | |
B. | 光是一種膠體 | |
C. | 霧是一種膠體 | |
D. | 發生丁達爾效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物質 | 開始沉淀 | 沉淀完全 |
Fe(OH)3 | 2.7 | 3.7 |
Fe(OH)2 | 7.6 | 9.6* |
Mn(OH)2 | 8.3 | 9.8 |
Mg(OH)2 | 9.6 | 11.1 |
物質 | 價格(元•噸-1) |
漂液(含25.2% NaClO) | 450 |
雙氧水(含30% H2O2) | 2400 |
燒堿(含98% NaOH) | 2100 |
純堿(含99.5% Na2CO3) | 6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物質 | Si | SiCl4 | Cl2 |
沸點/℃ | 2355 | 57.6 | -34.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步驟I | 稱取樣品w g配成溶液置于錐形瓶中,并調節pH≤2.0 |
步驟II | 向錐形瓶中加入足量KI 晶體,充分攪拌,并加入少量指示劑 |
步驟III | 用c 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N2)>p(H2)>p(HCl) | B. | p(HCl)>p(N2)>p(H2) | C. | p(H2)>p(HCl)>p(N2) | D. | p(H2)>p(N2)>p(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