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值。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氣體中的氫原子數為2NA
B.1 mol N2與4 mol H2反應生成的NH3分子數為2NA
C.1 mol Fe溶于過量硝酸,電子轉移數為2NA
D.標準狀況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價鍵數為0.4NA
【答案】A
【解析】A.乙烯和丙烯的最簡式都是CH2,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氣體中含有的最簡式的物質的量是n(CH2)=m÷M=14 g÷14 g/mol=1 mol,所以其中含有的氫原子數為N(H)=1 mol×2×NA=2NA,正確;B.N2與H2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生成NH3,該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不能完全轉化為生成物,故1 mol N2與4 mol H2反應生成的NH3分子數小于2NA,錯誤;C.鐵是變價金屬,硝酸具有強的氧化性,所以 1 mol Fe溶于過量硝酸生成硝酸鐵,反應中電子轉移數目為3NA,錯誤;D.在標準狀況下四氯化碳是液態,不能用氣體摩爾體積進行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錯誤。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滲透在生活、生產中的各個方面。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碘是人體內必須的微量元素,所以富含高碘酸的食物適合于所有人群
B. 化石燃科不完全燃燒會產生CO造成污染。完全燃燒不會造成大氣污染
C. 利用鐵比銅金屬性強的性質,常用FeCl3溶液腐蝕Cu來刻制印刷電路板
D. 中國古代利用明礬溶液清除銅鏡表面的銅銹,是利用了明礬溶液的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Na2CO3·10H2O晶體,配制0.2 mol·L-1的Na2CO3溶液480 mL。
(1)應稱取Na2CO3·10H2O晶體的質量: 。
(2)根據下列操作對所配溶液的濃度產生的影響,完成下列要求:
①Na2CO3·10H2O晶體失去了部分結晶水 ②用“左碼右物”的稱量方法稱量晶體(使用游碼) ③碳酸鈉晶體不純,其中混有氯化鈉 ④稱量碳酸鈉晶體時所用砝碼生銹 ⑤容量瓶未經干燥使用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濃度偏高的有 (填序號,下同),偏低的有 ,無影響的有 。
(3)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備的功能有 。
A.配制一定體積準確濃度的標準溶液 |
B.貯存溶液 |
C.測量容量瓶規格以下的任意體積的液體 |
D.準確稀釋某一濃度的溶液 |
E.用來加熱溶解固體溶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之間關系密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鍺酸(化學式為H4GeO4),是難溶于水的弱酸
B.①硫酸比次氯酸穩定;②S2-易被氯氣氧化,均能說明氯元素的非金屬性比硫元素強
C.中學教材所附周期表中第15列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化學式均為H3RO4
D.HF的沸點比HCl 高,是因為H-F鍵比H-Cl鍵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12gNaHSO4晶體中所含陰離子數目為0.2NA
B. 23g金屬鈉與足量O2反應時,轉移電子數目一定為NA
C. 1L 0.1mol/L的NaHCO3溶液中,HCO3-、CO32-離子數之和為0.1NA
D. 標準狀況下,11.2L CCl4中含有C-Cl鍵的數目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物分子中原子間(或原子與原子團間)的相互影響會導致物質化學性質的不同。下列各項事實能說明上述觀點的是
A. 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丙烯和丙炔都能使溴水褪色
C.等物質的量的乙醇和甘油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后者產生的氫氣比前者多
D.苯酚可以與NaOH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根據你掌握的知識判斷,下列實驗操作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 從試劑瓶中取出的任何藥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試劑瓶
B. 用稀鹽酸洗滌盛放過石灰水的試劑瓶
C. 酒精燈不慎碰倒起火時可用水撲滅
D. 各放一張質量相同的濾紙于天平的兩托盤上,將NaOH固體放在左盤紙上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H2O2溶液處理含NaCN的廢水的反應原理為NaCN+H2O2+H2O=NaHCO3+NH3,已知:HCN酸性比H2CO3弱。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中氮元素被氧化
B. 該反應中H2O2作還原劑
C. 實驗室配制NaCN溶液時,需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
D. 0.lmol/LNaCN溶液中含HCN和CN-總數目為0.1×6.02×10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 KI溶液至過量,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CuI,溶液變為棕色。再向反應后的混合物中不斷通入 SO2氣體,溶液逐漸變成無色。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滴加KI溶液時,轉移2 mol e-時生成 1 mol白色沉淀
B.通入SO2后溶液逐漸變成無色,體現了 SO2的漂白性
C.通入SO2時,SO2與I2反應,I2作還原劑
D.上述實驗條件下,物質的氧化性:Cu2+>I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