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元素Y和Q可形成一種化合物Y2Q3 | |
B. | T有一種單質的空間型為正四面體形 | |
C. | X和Q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離子化合物 | |
D. | ZO2是極性鍵構成的非極性分子 |
分析 有五種元素X、Y、Z、Q、T、X元素為主族元素,X原子的M層上有兩個未成對電子且無空軌跡,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4,故X為S元素;Y原子的特征電子構型為3d64s2,則Y為Fe;Z原子的L電子層的p亞層上有一個空軌道,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2,則Z為C元素;Q原子的L電子層的p亞層上有一對成對電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4,故Q為O元素;T原子的M電子層上p軌道半充滿,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3,則T為P元素,據此解答.
解答 解:有五種元素X、Y、Z、Q、T、X元素為主族元素,X原子的M層上有兩個未成對電子且無空軌跡,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4,故X為S元素;Y原子的特征電子構型為3d64s2,則Y為Fe;Z原子的L電子層的p亞層上有一個空軌道,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2,則Z為C元素;Q原子的L電子層的p亞層上有一對成對電子,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4,故Q為O元素;T原子的M電子層上p軌道半充滿,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3p3,則T為P元素.
A.Fe元素和O元素可形成化合物Fe2O3,故A正確;
B.白磷的空間型為正四面體形,故B正確;
C.X和Q結合生成的化合物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均為共價化合物,故C錯誤;
D.CO2中碳氧原子間為極性鍵,為直線型結構,分子中正負電荷重心重合,屬于非極性分子,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核外電子排布、結構與位置關系、分子結構與性質等,難度不大,關鍵是根據核外電子排布推斷元素.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元素代號 | L | M | Q | R | T |
原子半徑/nm | 0.160 | 0.143 | 0.102 | 0.089 | 0.074 |
主要化合價 | +2 | +3 | +6、-2 | +2 | -2 |
A. | L、R的單質與稀鹽酸反應速率L<R | |
B. | M與R性質相似 | |
C. | Q、T兩元素的氫化物沸點:T的氫化物低于Q的氫化物 | |
D. | L、M、Q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順序是L>M>Q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σ 鍵數目為5NA | |
B. | 1 mol甲基(-CH3)中含有電子的數目為10NA | |
C. | 標準狀況下,1L戊烷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frac{5}{22.4}$L的CO2 | |
D. | 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氫原子總數為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A | 宇宙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 |
B | 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2倍 |
C |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與其氫化物反應生成鹽 |
D | 原子核外電子有8種不同的運動狀態 |
E | 基態原子核外有六個未成對電子 |
F | 原子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溶液與等濃度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pH>7 | |
B. | 測得Na2CO3的堿性比CH3COONa溶液強,因此得出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強的結論 | |
C. | 若向該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恢復至常溫后,c(CH3COOH)比原來增大 | |
D. | 若向一定濃度的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體,恢復至常溫后,其水解程度比原來下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原子半徑:D>C>B>A | |
B. | 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HmB>HnC | |
C. | 由A、B、C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均只含有共價鍵,不含離子鍵 | |
D. | 單質D與水反應放出氫氣,當轉移2NA個電子時,產生氫氣的體積為22.4升(標準狀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