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海南華僑中學高二上會考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10分)某化學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制取氯氣及探究其性質的方案,并按下圖所示裝置完成實驗。(A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 + 4HCl(濃) ====MnCl2 + Cl2↑ + 2H2O)
【實驗探究】
(1)裝置A中,儀器a的名稱是 。
(2)裝置B中無色溶液將變為 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裝置C中濕潤的有色布條 (填“褪色”或“不褪色”),其原因是氯氣與水反應生成了 (填化學式)
(4)為了吸收多余的氯氣,防止造成空氣污染,裝置D中應盛放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福安市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試劑的保存方法正確的是
①NaOH固體保存在配有橡皮塞的細口瓶中;
②Na2CO3溶液通常保存在配有橡皮塞的細口瓶中;
③液溴通常用水封保存;
④鋰保存在煤油中;
⑤濃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細口瓶中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省高一上學期第二次診斷性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氧化還原反應在生產、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下列生產、生活中的事例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金屬冶煉 B.燃放鞭炮 C. 食物腐敗 D.點制豆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湖北省棗陽市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推斷題
(15分)常見的五種鹽X、Y、Z、M、N,它們的陰離子可能是SO42-、Cl-、NO3-、CO32-,陽離子可能是Ag+、NH4+、Na+、Al3+、Cu2+、Ba2+、Fe3+,已知:
①M的焰色反應呈黃色。
②五種鹽均溶于水,水溶液均為無色。
③X的溶液呈中性,Y、Z、N的溶液呈酸性,M的溶液呈堿性。
④若在這五種鹽的溶液中分別加入Ba(NO3)2溶液,只有X、Z的溶液不產生沉淀。
⑤若在這五種鹽的溶液中,分別加入氨水,N和Z的溶液中生成沉淀,繼續加氨水,Z中沉淀消失。
⑥把X的溶液分別加入到Y、Z、N的溶液中,均能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五種鹽中,一定不含有的陽離子是_________;所含陰離子相同的兩種鹽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
(2)M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M溶液顯堿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X和Z的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N和氨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檢驗Y中所含的陽離子,正確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0分)研究氨氧化物與懸浮在大氣中海鹽粒子的相互作用時,涉及如下反應:
2NO2(g)+NaCl(s)NaNO3(s)+ClNO(g) K1 ΔH1<0(Ⅰ)
2NO(g)+Cl2(g)2ClNO(g) K2 ΔH2<0(Ⅱ)
為研究不同條件對反應(Ⅱ)的影響,在恒溫條件下,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0.2 mol NO和0.1 mol Cl2,10 min時反應(Ⅱ)達到平衡。測得10 min內v(ClNO)=7.5×10-3 mol·L-1·min-1,則平衡后n(Cl2)=_____________mol,NO的轉化率α1=_____________。其他條件保持不變,反應(Ⅱ)在恒壓條件下進行,平衡時NO的轉化率α2_____________α1(填“>”“<”或“=”),平衡常數K2___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若要使K2減小,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可逆反應A(g)+3B(s)2C(g)+2D(g),在不同條件下的化學反應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v(A)=0.5 mol·L-1·min-1 B.v(B)=1.2 mol·L-1·s-1
C.v(D)=0.4 mol·L-1·min-1 D.v(C)=0.1 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高一上第一次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6分)一定量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所得混合氣體用100 mL 2.00 moL·L-1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測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質的量為0.05mol。試計算下列問題:
(1)所得溶液中Cl-的物質的量為 ;
(2)所用氯氣和參加反應的氫氣的物質的量之比n(C12):n(H2)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屆吉林省高三上學期二次模擬測試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根據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出結論正確的是
編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解釋與結論 |
A | 某溶液加入濃NaOH溶液,加熱,在試管口放一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 試紙變藍 | NH3是堿 |
B | 硝酸銀溶液中加入足量NaCl溶液,再加入KI溶液 | 先出現白色沉淀,后變為黃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C | 2ml2%CuSO4中加4-6滴2%NaOH,振蕩后加入0.5mlX溶液,加熱煮沸 | 未出現磚紅色沉淀 | X不含有醛基 |
D | 等體積pH=3的HA和HB兩種酸分別與足量的鋅反應 | 相同時間內,HA收集到氫氣多 | HA是強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