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苯、乙醇、四氯化碳都是重要有機溶劑,都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單質 | |
B. | 可用蘸濃硫酸的玻璃棒檢驗輸送氨氣的管道是否漏氣 | |
C. | 除去Fe(OH)3膠體中的NaCl時,可將其裝在用半透膜做的袋子里,放在流動的蒸餾水中,該分離方法稱為滲析 | |
D. | 用量筒量取10.00mL 1.0mol/L的鹽酸于100mL溶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可制得0.1mol/L的鹽酸 |
分析 A.乙醇與水互溶,不能做萃取劑萃取碘水中的碘單質;
B.濃硫酸不具有揮發性,應該濃鹽酸檢驗氨氣;
C.除去膠體中的可溶性雜質可以采用滲析法;
D.稀釋濃鹽酸需要在燒杯中進行,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稀釋.
解答 解:A.乙醇與水互溶,不能作萃取碘水的萃取劑,而苯、四氯化碳都是重要有機溶劑,都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單質,故A錯誤;
B.可用蘸濃濃鹽酸的玻璃棒檢驗輸送氨氣的管道是否漏氣,由于濃硫酸不揮發,所以不能用濃硫酸,故B錯誤;
C.膠體不能透過半透膜、氯化鈉溶液能透過半透膜,所以可以采用滲析的方法除去Fe(OH)3膠體中的NaCl,故C正確;
D.不能直接在容量瓶中稀釋,應在燒杯中稀釋、冷卻后轉移到容量瓶中,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方案評價,為高頻考點,涉及物質的分離和提純、溶液配制、物質檢驗等知識,明確實驗原理及物質性質是解本題關鍵,注意從操作的規范性及物質的性質分析評價,試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學實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 |
B. | 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 |
C. | 二氯甲烷分子為正四面體結構 | |
D. | 乙烷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4mL0.1mol•L-1的K2Cr2O7溶液中滴加數滴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顏色從橙色變成黃色 | |
B. | 配制0.1 mol/L的H2SO4溶液時,將量取的濃H2SO4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釋 | |
C. | 用干燥且潔凈的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滴到放在表面皿上的pH試紙上測pH值 | |
D. | 在用簡易量熱計測定反應熱時,可使用碎泡沫起隔熱保溫的作用,迅速混合后測出初始溫度,用環形玻璃攪拌棒進行攪拌使酸和堿充分反應、準確讀取實驗時溫度計最高溫度、并且取2-3 次的實驗平均值等措施,以達到良好的實驗效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aCl2→Na2CO3→HCl | |
B. | 過量的BaCl2→過量的Na2CO3→足量的HCl | |
C. | 過量的Ba(NO3)2→過量的Na2CO3→HCl | |
D. | Ba(OH)2→Na2CO3→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催化劑對反應熱和反應的活化能均無影響 | |
B. | 中和熱△H=-57.3kJ/mol,則0.1mol稀硫酸與足量的氫氧化鋇溶液反應放熱11.46kJ | |
C. | 焓變是指1mol物質參加反應時的能量變化,在等壓時,反應熱等于焓變 | |
D. | 破壞生成物化學鍵所需總能量小于破壞反應物化學鍵所需總能量的反應是吸熱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只有①② | B. | 只有①③ | C. | 只有①②③ | D. | 只有①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