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濃度(mol/L) | ||
c(W2) | c(B) | c(A) | |
第0 min | 4.0 | 9.0 | 0 |
第10min | 3.8 | 8.4 | 0.4 |
第20min | 3.4 | 7.2 | 1.2 |
第30min | 3.4 | 7.2 | 1.2 |
第40min | 3.6 | 7.8 | 0.8 |
分析 W、X、Y、Z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W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為14,中子數為7,質子數為14-7=7,故W為氮元素;X的離子與NH4+具有相同的質子、電子數目,X的質子數為11,故X為Na元素;由圖可知,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都處于第三周期,Y的氧化物均能導致酸雨的形成,故Y為硫元素;Z的非金屬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強,故Z為Cl元素,
(1)Y為硫元素,核外有三個電子層,最外層有6個電子;
(2)NH4+具有11個質子各10個電子,所此可找出與NH4+具有相同的質子、電子數目的微粒為水合氫離子;
(3)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氣體A應為氨氣,Na3N水解生成氫氧化鈉和氨氣;
(4)①根據v=$\frac{△c}{△t}$,由于0min~10min和10min~20min時間段相同,所以速率之比就等于濃度變化量之比;
②根據表中的數據,在第10min時反應中各物質濃度的變化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但反應速率變快,據此判斷.
解答 解:W、X、Y、Z是四種常見的短周期元素,W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為14,中子數為7,則W質子數=14-7=7,故W為氮元素;X的離子與NH4+具有相同的質子、電子數目,含有10個質子、10個電子,由圖可知,X的原子序數大于氮元素,可推知X為Na;W與Y的氧化物均能導致酸雨的形成,結合原子序數,可推知Y為硫元素;Z的非金屬性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強,結合原子序數可知,Z為Cl元素,
(1)Y為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為:第三周期第ⅥA族;
(2)還有一種離子與NH4+具有相同的質子、電子數目,該離子的化學式為H3O+,故答案為:H3O+;
(3)Na3N遇水可釋放出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氣體A,則A為NH3,發生水解反應,同時生成NaOH,該反應化學方程式是:Na3N+3H2O=NH3↑+3NaOH,
故答案為:Na3N+3H2O=NH3↑+3NaOH;
(4)已知W的單質與氣體B在一定條件下可形成氣體A,即N2(g)+3H2(g)?2NH3(g)△H=-92.4kJ?mol-1,
①N2的平均反應速率$\frac{v(0min-10min)}{v(10min-20min)}$=$\frac{4mol/L-3.8mol/L}{3.8mol/L-3.4mol/L}$=$\frac{1}{2}$,故答案為:$\frac{1}{2}$;
②由表中數據可知,10min~20min的速率比0min~10min速率快,10min時反應未到達平衡,反應向正反應進行,20min與10min相比,W2、B、A的濃度變化量為分別為0.2mol/L、0.6mol/L、0.4mol/L,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故不可能為增大某一物質濃度,增大壓強反應混合物的濃度都應增大,W2、B 濃度降低,故不可能為增大壓強,故10min時改變條件應是更新了催化劑或升高溫度加快反應速率,
故答案為:ab.
點評 本題考查位置結構性質關系、化學反應速率計算、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等,難度中等,(4)中②注意根據濃度變化結合外界條件影響解答,增大壓強為易錯點,只考慮速率加快,容易忽略濃度變化.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X為負極,Y為正極 | |
B. | 該電池工作時,X極附近溶液的堿性增強 | |
C. | 在標準狀況下,通入5.6LO2完全反應后,有1mol電子發生轉移 | |
D. | 工作一段時間后,KOH的物質的量減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3C與15N有相同的中子數 | B. | 13C與C60互為同素異形體 | ||
C. | 15N與14N互為同位素 | D. | 15N的核外電子數與中子數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鑒別集氣瓶中的甲烷和乙烯:移去玻璃片,分別點燃,觀察火焰的顏色及是否有黑煙 | |
B. | 檢驗酒精中的少量水:向酒精中加入足量生石灰 | |
C. | 制備氯乙烷(C2H5Cl):將乙烷和氯氣的混合氣放在光照條件下反應 | |
D. | ![]() 證明溴乙烷與NaOH醇溶液共熱生成乙烯:用如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屬于芳香烴 | B. | 屬于鹵代烴 | ||
C. | 在酸性條件下不水解 | D. | 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發生加成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24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數為0.3NA | B. | 20g D2O所含的中子數為10NA | ||
C. | 16g CH4中含C-H鍵數目為NA | D. | 1 mol 氦氣含有的原子數為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