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依據溶液中銨根離子水解,溶液呈酸性,水解程度微弱,分析比較;
(2)在NaHCO3溶液中存在碳酸氫根離子的水解平衡和電離平衡;水的電離平衡;溶液顯堿性是因為溶液中碳酸氫根離子的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
(3)配制氯化鐵溶液需要防止水解而變渾濁;NaHCO3溶液和FeCl3溶液混合發生雙水解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二氧化碳氣體;
(4)Cu2+沉淀較為完全濃度降至原來的千分之一,根據Ksp求出OH-離子的濃度,再求pH.
解答 解:(1)銨根離子水解,溶液呈酸性,c(H+)>c(OH-),.1mol•L-1的(NH4)2SO4溶液中,銨根離子水解微弱,所以得到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大小為:c(NH4+)>c(SO42-)>c(H+)>c(OH-),
故答案為:c(NH4+)>c(SO42-)>c(H+)>c(OH-);
(2)在NaHCO3溶液中存在碳酸氫根離子的水解平衡為:HCO3+H2O?H2CO3+OH-,電離平衡為:HCO3-?H++CO32-;而以水解為主,即碳酸氫根離子的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溶液,故顯堿性;
故答案為: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電離程度,溶液中c(OH-)>c(H+),故溶液顯堿性;
(3)實驗室中配制FeCl3溶液時通常需要向其中加鹽酸抑制Fe3+水解,NaHCO3溶液和FeCl3溶液混合發生雙水解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二氧化碳氣體;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HCO3-=Fe(OH)3↓+3CO2↑,
故答案為:鹽酸,Fe3++3HCO3-=Fe(OH)3↓+3CO2↑;
(4)Cu2+沉淀較為完全是的濃度為$\frac{0.2mol/L}{1000}$=2×10-4mol/L,
則c(OH-)=$\sqrt{\frac{2×1{0}^{-20}}{2×1{0}^{-4}}}$mol/L═10-8mol/L,
則c(H+)=$\frac{1×1{0}^{-14}}{1{0}^{-8}}$mol/L=10-6mol/L,
所以pH=-lg(10-6)=6,
故答案為:6.
點評 本題考查了鹽類水解的應用,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溶液中平衡的分析,溶液配制等知識,注意知識的歸納和整理是關鍵,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反應后溶液的pH降低 | |
B. | 該反應中起氧化作用的是Mn2+ | |
C. | 有1mol還原劑參加反應時,轉移4mol電子 | |
D. | 檢驗Mn2+存在的實驗現象是溶液紫紅色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學反應過程中吸收或釋放的熱量稱為反應熱 | |
B. | 已知:2H2(g)+O2(g)═2H2O(l)△H1=-571.6 kJ•mol-1,是指每摩爾氫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571.6 kJ | |
C. | 醋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的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 | |
D. | 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前面的化學計量數可以是分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2+$\frac{1}{2}$O2═H2O△H=-285.8 kJ•mol-1 | |
B. | H2(g)+$\frac{1}{2}$O2(g)═H2O(g)△H=-285.8 kJ•mol-1 | |
C. | 2H2(g)+O2(g)═2H2O(l)△H=-571.6 kJ•mol-1 | |
D. | 2H2(g)+O2(g)═2H2O(l)△H=+571.6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22.4 L水中所含的分子數約為6.02×1023個 | |
B. | 1 mol Cl2中含有的原子數為NA | |
C. | 標準狀況下,a L氧氣和氮氣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數約為$\frac{a}{22.4}$×6.02×1023個 | |
D. | 從1 L0.5 mol•L-1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剩余溶液中NaCl物質的量濃度為0.45 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中子數為18的氯原子:${\;}_{17}^{35}$Cl | B. | 二氧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 | ||
C. | HClO的電子式:![]() | D. | 對羥基苯甲醛的結構簡式: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