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物質的量濃度c=$\frac{1000ρω}{M}$來計算;
(2)設出需要的濃硝酸的體積,然后根據溶液稀釋定律C濃V濃=C稀V稀來計算;根據“大而近”的原則,根據需要量取的濃硫酸的體積來選擇合適的量筒;
(3)根據配制步驟是計算、量取、稀釋、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裝瓶來分析需要的儀器;
(4)根據c=$\frac{n}{V}$并結合溶質的物質的量n和溶液的體積V的變化來進行誤差分析;
(5)容量瓶的瓶頸改粗,會降低容量瓶的精確度;
(6)根據轉移電子數相等計算銅的質量.
解答 解:(1)濃硫酸物質的量濃度c=$\frac{1000ρω}{M}$=$\frac{1000×1.4×63%}{63}$=14.0mol/L,故答案為:14.0;
(2)由于無240mL容量瓶,故應選用250mL容量瓶,配制出250mL溶液,設需要的濃硝酸的體積為VmL,根據溶液稀釋定律C濃V濃=C稀V稀:14.0mol/L×VmL=250mL×0.50mol/L,解得V=8.9mL;根據“大而近”的原則,根據需要量取的濃硝酸的體積為8.9mL,故應選擇10mL量筒,故答案為:8.9;A;
(3)根據配制步驟是計算、量取、稀釋、冷卻、移液、洗滌、定容、搖勻、裝瓶可知所需的儀器有10mL量筒、燒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和膠頭滴管,故還需要的儀器有250mL容量瓶和膠頭滴管,故答案為:250mL容量瓶和膠頭滴管;
(4)①量取濃硝酸的量筒用蒸餾水洗滌2-3次,并把洗滌液轉入容量瓶,會導致溶質的量偏多,則濃度偏高,故①正確;
②容量瓶使用時未干燥,對濃度無影響,故②錯誤;
③溶解后未經冷卻就移液,則冷卻后溶液體積偏小,濃度偏高,故③正確;
④定容時不小心有少量蒸餾水滴到瓶外,會導致溶質的損失,則濃度偏低,故④錯誤;
⑤定容后經振蕩、搖勻、靜置,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是正常的,再加蒸餾水補至刻度線會導致濃度偏低,故⑤錯誤.
故選①③;
(5)容量瓶的瓶頸改粗,會降低容量瓶的精確度,故選:B;
(6)由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知,作氧化劑的n(HNO3)=n(NO)=$\frac{0.224L}{22.4L/mol}$=0.01 mol,由得失電子守恒得n(Cu)×2=(5-2)×0.01 mol,解得n(Cu)=0.015 mol,故m(Cu)=0.015mol×64 g/mol=0.96g,故答案為:0.96.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制過程中的計算和誤差分析以及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根據得失電子數守恒的計算,屬于基礎型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無色溶液:Cu2+、K+、Cl-、CO${\;}_{3}^{2-}$ | |
B. | 使酚酞顯紅色的溶液:Mg2+、Fe2+、Cl-、SO${\;}_{4}^{2-}$ | |
C. | 加Fe粉能產生H2的溶液:Ba2+、Na+、Cl-、SO${\;}_{4}^{2-}$ | |
D. | 加鹽酸能產生氣體的溶液:Na+、K+、NO${\;}_{3}^{-}$、HCO${\;}_{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5.6L | B. | 11.2L | C. | 2.24L | D. | 4.48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金屬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 | |
B. | 膠體和其他分散系的本質區別是分散質粒子大小不同 | |
C. | 生石灰、醋酸、純堿、氯化鈉對應的物質類別是氧化物、酸、堿、鹽 | |
D. |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