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反應前后氣體計量數大小比較,氣體壓強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計量數之比;
(2)由圖可知,第10min時,單位時間內A、C的物質的量變化量較大,反應速率明顯增大,根據影響速率的因素分析;根據第16min時平衡移動方向分析;
(3)已知第16min時改變的條件是溫度,根據溫度對平衡的影響分析.
解答 解:(1)反應前氣體物質的量小于反應后氣體物質的量,隨著反應的進行,氣體物質的量增大,氣體壓強增大,故答案為:變大;
(2)第10min時,單位時間內A、C的物質的量變化量較大,反應速率明顯增大,可能為升高溫度或者使用催化劑;第16min時,C的物質的量減小,A的物質的量增大,說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應為升高溫度,故答案為:④⑥;④;
(3)已知第16min時改變的條件是升高溫度,而該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升高溫度平衡逆移,則平衡常數減小,所以K1>K2,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以及反應速率等問題,題目難度中等,注意圖象曲線變化的分析,把握外界條件對反應速率和平衡移動的影響.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現象 | 結論 | |
A | 向Na2O2與水反應完的溶液中,滴加石蕊試液,溶液先變藍后褪色 | Na2O2與水反應后的溶液呈堿性,且有少量的Na2O2剩余,而氧化石蕊使其褪色 |
B | 將鹽酸與NaHCO3反應生成的CO2氣體,直接通入Na2SiO3溶液中出現渾濁 | 說明碳的非金屬性強于硅 |
C | Na2S溶液與Na2SO3溶液混合后出現渾濁 | 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S2-+SO32-+3H2O═3S↓+6OH- |
D | 用飽和食鹽水吸收氯氣中混有的HCl氣體,出現白色渾濁 | 白色渾濁為析出的氯化鈉晶體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應達到平衡時,放出的熱量等于92.4KJ | |
B. | 達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1mol氦氣,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 |
C. | 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反應放出的熱量減小 | |
D. | 加入催化劑,逆反應速率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羥基的電子式是![]() | |
B. | 硝基苯的結構簡式 ![]() | |
C. | CH3CH(CH3)CH=CH2的名稱 3-甲基-1-丁烯 | |
D. | 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H=3的醋酸溶液,稀釋10倍后pH<4 | |
B. | 0.2 mol•L-1的鹽酸,與等體積水混合后pH=1 | |
C. | 100℃時純水的pH<7,說明加熱可以導致純水呈酸性 | |
D. | 25℃時,pH=5的鹽酸與pH=9的氨水溶液等體積混合后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b304可表示為2Pb0•Pb02 | |
B. | 可用Pb0在空氣中加熱制備鉛丹,其n(氧化劑):n(還原劑)=1:6 | |
C. | 0.1mol Pb304與足量的濃鹽酸反應,生成Cl20.1 mol | |
D. | amolPb304加強熱分解生成Pb0,則加熱過程中轉移電子數為2a 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