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
A.氫氣和氮氣合成氨的反應中,在加壓下有利于氨的生成
B.醋酸溶液中滴入少量稀鹽酸,溶液中c(H+)增大
C.用熱的純堿水溶液洗滌油污物品時,去污效果較好
D.加催化劑V2O5 , 能提高SO2轉化為SO3的轉化率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并討論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設計的實驗及部分現象如下:
【實驗1】將一小塊鈉和鎂片分別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
【實驗2】將表面積大致相同的鎂片和鋁片(均已預處理),分別投入足量相同體積的0.5 mol/L鹽酸中
【實驗3】將相同質量的鎂片(已預處理)和鋁粉分別投入到足量相同體積的0.5 mol/L鹽酸和3 mol/L鹽酸中
(1)實驗1中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操作能達到實驗2中“預處理”效果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a.用砂紙打磨鎂片和鋁片
b.用鹽酸浸泡鎂片和鋁片片刻
c.用燒堿溶液浸泡鎂片和鋁片片刻
(3)由實驗2可得出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3中鋁粉消失所用的時間短。由此該同學得出結論:鋁比鎂的金屬性強。你認為該結論是否正確并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稱為穩定同位素,穩定同位素分析法近20年來在植物生理學、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研究中獲得廣泛應用。如在陸地生態系統研究中,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環境分析指示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A. 34S原子核內中子數為16
B. 1H216O和1H218O的相對分子質量不同
C. 13C和15N原子核內的質子數相差2
D. 2H+結合OH-的能力比1H+的更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摩爾某烴的蒸汽完全燃燒生成的CO2比生成的水蒸汽少1摩爾。0.1mol該烴完全燃燒的產物被堿石灰吸收, 堿石灰增重39g。求該烴的分子式.并寫出該烴的所有同分異構體,(系統命名法命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5.6 g鐵粉在2.24 L(標準狀態)氯氣中充分燃燒,失去的電子數為0.3NA
B.標準狀況下,5.6 L一氧化氮和5.6 L氧氣混合后的分子總數為0.5NA
C.CO和N2為等電子體,22.4 L的CO氣體與1 mol N2所含的電子數相等
D.100℃時,1 L pH=6純水中,含OH﹣數目為10﹣6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三國時代,諸葛亮領兵南征孟獲,遇到了“啞泉”,士兵飲后致啞、腹疼,甚至死亡。又有一“安樂泉”飲后可解“啞泉”之毒。1995年10月國內某報刊報道,經科研人員研究,“啞泉”水中溶有硫酸銅,“安樂泉”水質偏堿性。下列有關說法中,符合題意的是( )
①“啞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Cu2+使人體中的蛋白質變性 ②“啞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SO42-使人體中的蛋白質變性 ③“啞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Cu2+水解顯酸性使人體中的蛋白質變性 ④“安樂泉”能解“啞泉”之毒的離子方程式為Cu2++2OH-=Cu(OH)2↓
A.①④
B.②④
C.③
D.均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工業合成氨的說法不能用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 )
A.不斷補充氮氣和氫氣
B.選擇20MPa﹣50MPa的高壓
C.及時液化分離氨氣
D.選擇500℃左右的高溫同時使用鐵觸媒做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合成氨的“造氣”階段會產生廢氣
B.電鍍的酸性廢液用堿中和后就可以排放
C.電解制鋁的過程中,作為陽極材料的無煙煤不會消耗
D.使用煤炭轉化的管道煤氣比直接燃煤可減少環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學校實驗室從化學試劑商店買回18.4 mol·L-1的硫酸,F用該濃硫酸配制100 mL 1 mol·L-1的稀硫酸。可供選用的儀器有:①膠頭滴管; ②燒瓶; ③燒杯; ④藥匙; ⑤量筒; ⑥托盤天平。請回答下列問題:
(1)配制稀硫酸,上述儀器中不需要的有 (選填序號),還缺少的儀器有 (寫儀器名稱)。
(2)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濃硫酸的體積為 mL(保留一位小數)。量取濃硫酸時應選用 (選填①10 mL、②50 mL、③100 mL)規格的量筒。
(3)實驗中造成所配溶液濃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容量瓶中原來含有少量蒸餾水 |
B.未經冷卻,立即轉移至容量瓶并洗滌燒杯,定容 |
C.燒杯沒有洗滌 |
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時眼睛一直仰視刻度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