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組同學利用下圖裝置對電解氯化銅實驗進行了研究。
裝置 | 現象 |
電解一段時間時,陽極石墨表面產生氣體,陰極石墨上附著紅色物質,燒杯壁變熱,溶液由藍色變為綠色 |
(1)甲認為電解過程中陽極產生的 是溶液變綠的原因,寫出產生該物質的電極反應式: 。
(2)乙查閱資料,CuCl2溶液中存在平衡:Cu2+ + 4Cl_ [CuCl4]2_(黃色) ΔH>0。據此乙認為:電解過程中,[CuCl4]2_(黃色)濃度增大,與CuCl2藍色溶液混合呈綠色。乙依據平衡移動原理推測在電解過程中[CuCl4]2_濃度增大的原因: 。
(3)丙改用下圖裝置,在相同條件下電解CuCl2溶液,對溶液變色現象繼續探究。
裝置 | 現象 |
電解相同時間時,陽極石墨表面產生氣泡,溶液仍為藍色;陰極石墨上附著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為綠色;U型管變熱,冷卻后陰極附近溶液仍為綠色 |
丙通過對現象分析證實了甲和乙的觀點均不是溶液變綠的主要原因。丙否定甲的依據是 ,否定乙的依據是 。
(4)丙繼續查閱資料:
i. 電解CuCl2溶液時可能產生[CuCl2]_,[CuCl2]_摻雜Cu2+后呈黃色
ii. 稀釋含[CuCl2]_的溶液生成CuCl白色沉淀據此丙認為:電解過程中,產生[CuCl2]_摻雜Cu2+后呈黃色,與CuCl2藍色溶液混合呈綠色。
丙進行如下實驗:
a.取電解后綠色溶液2 mL,加20 mL水稀釋,靜置5分鐘后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
b. 另取少量氯化銅晶體和銅粉,向其中加2 mL濃鹽酸,加熱獲得含[CuCl2]_的黃色溶液。
c. 冷卻后向上述溶液……
d. 取c中2 mL溶液,加20 mL水稀釋,靜置5分鐘后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淀。
① a的目的是 。
② 寫出b中生成[CuCl2]_的離子方程式: 。
③ 補充c中必要的操作及現象: 。
丙據此得出結論:電解時陰極附近生成[CuCl2]_是導致溶液變綠的原因。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黑龍江、吉林省兩省六校高二上期中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25℃時,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初始濃度和平衡濃度如下表:
物質 | X | Y | Z |
初始濃度/mol·L-1 | 0.1 | 0.2 | 0 |
平衡濃度/mol·L-1 | 0.05 | 0.05 | 0.1 |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達到平衡時,X的轉化率為50%
B.反應可表示為X+3Y2Z,其平衡常數為1600
C.增大X濃度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平衡常數增大
D.改變溫度可以改變此反應的平衡常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高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霧霾天氣肆虐給人類健康帶來了嚴重影響.燃煤和汽車尾氣是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之一.
(1)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原理為:2NO(g)+2CO2CO2(g)+N2(g)△H<O
①反應的速率時間罔像如圖1所示.若其他條件不變,僅在反應前加入合適的催化劑,其速率時間圖象如圖2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填對應字母).
A.a1>a2
B.b1<b2
C.t1>t2
D.圖2中陰影部分面積更大
E.圖1中陰影部分面積更大
②若該反應在絕熱、恒容的密閉體系中進行,下列示意圖正確且能說明反應在進行到t1時刻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填代號)
(2)直接排放煤燃燒產生的煙氣會引起嚴重的環境問題.煤燃燒產生的煙氣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還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
2NO2(g)N2O4(g)△H=﹣56.9kJ/mol H2O(g)=H2O(l)△H=﹣44.0kJ/mol
寫出CH4催化還原N2O4(g)生成N2和H2O(l)的熱化學方程式: .
(3)CH4和H2O(g) 在催化劑表面發生反應CH4+H2O?CO+3H2,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如表:
溫度/℃ | 800 | 1000 | 1200 | 1400 |
平衡常數 | 0.45 | 1.92 | 276.5 | 1771.5 |
①該反應是 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②T℃時,向1L密閉容器中投人l mol CH4和l mol H2O(g),平衡時c(CH4)=0.5mol/L,該溫度下反應CH4+H2OCO+3H2的平衡常數K= .
(4)甲烷燃料電池可以提升能量利用率.如圖是利用甲烷燃料電池電解100ml1mol/L食鹽水,電解一段時間后,收集到標準狀況下的氫氣2.24L(設電解后溶液體積不變).
①甲烷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式:
②電解后溶液的pH= (忽略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③陽極產生氣體的體積在標準狀況下是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高三上聯考二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環保、安全的鋁--空氣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電池工作過程中,電解質溶液的pH不斷增大
B.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O2 + 4e-+ 2H2O =4OH-
C.NaCl的作用是增強溶液的導電性
D.用該電池做電源電解KI溶液制取1 mol KIO3,消耗鋁電極的質量為54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高三上聯考二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分子式為C5H12O的醇有多種結構,其中能發生催化氧化生成醛的結構有(不考慮立體異構)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6年我國科研人員研制出一種室溫“可呼吸”Na?CO2電池。放電時該電池“吸入”CO2,充電時“呼出”CO2。吸入CO2時,其工作原理如右圖所示。吸收的全部CO2中,有2/3轉化為Na2CO3固體沉積在多壁碳納米管(MWCNT)電極表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吸入”CO2時,鈉箔為正極
B.“呼出”CO2時,Na+向多壁碳納米管電極移動
C.“吸入”CO2時的正極反應:4Na+ + 3CO2 + 4e—= 2Na2CO3 + C
D.標準狀況下,每“呼出”22.4LCO2,轉移電子數為0.7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海淀區高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了從海帶浸取液中提取碘,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I? + H2O2 = I2 + 2OH?
B.②中分液時含I2的CCl4溶液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C.③中得到的上層溶液中含有I?
D.操作Z的名稱是加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東省肇慶市高三上學期二模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能發生銀鏡發應
B.1mol 該物質最多可與2molBr2反應
C.1mol 該物質最多可與4mol NaOH反應
D.與NaHCO3、Na2CO3均能發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東省汕頭市高三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電解質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A.常溫下,pH=7的NH4Cl與氨水的混合溶液中:c(Cl-)>c(NH4+)>c(H+)=c(OH-)
B.在pH=3的溶液中,Na+、Cl-、Fe2+、ClO-可大量共存
C.常溫下,pH=11的NaOH溶液與pH=3的醋酸溶液等體積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紅色
D.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銨固體,則溶液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