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組實驗來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學根據元素非金屬性與對應最高價含氧酸之間的關系,設計了如圖1裝置來一次性完成N、C、Si三種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比較的實驗研究;乙同學設計了如圖2裝置來驗證鹵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圖2中,A、B、C三處分別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濕潤的淀粉KI試紙、濕潤紅紙。已知常溫下濃鹽酸與高錳酸鉀能反應生成氯氣。
(1)甲同學實驗中選用的物質名稱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C處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寫出乙同學的實驗中圓底燒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A處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處的實驗現象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原子結構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識,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同主族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隨核電荷數的增加而減弱
B.核外電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學性質也相同
C.Cl‾、S2‾、Ca2+、K+半徑逐漸減小
D.與
得電子能力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8年北京奧運會“祥云”火炬用的是環保型燃料——丙烷(C3H8),悉尼奧運會火炬所用燃料為65%丁烷(C4H10)和35%丙烷。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丙烷和丁烷互為同系物,化學性質相似
B.丙烷和丁烷的特征反應均為取代反應
C.C3H8沒有同分異構體,C4H10有兩種同分異構體
D.等質量的丙烷和丁烷完全燃燒時,后者耗氧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證明用純鋅和稀硫酸制備氫氣時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能加快反應速率。為了進一步研究硫酸銅的量對氫氣生成速率的影響,該同學設計了如下一系列的實驗。將表中所給的混合溶液分別加入到6個盛有過量Zn粒的反應瓶中,收集產生的氣體,記錄獲得相同體積的氣體所需時間。
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A.V1=30 B.V6= 10 C.V7=20 D.V10=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有機化合物的認識正確的是 ( )。
A.天然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同時也是混合物
B.淀粉
、纖維素的分子式都是(C6H10O5)n,二者互為同分異構體
C.氨基酸和蛋白質分子中都含有氨基和羧基,二者均有兩性
D.糖類、油脂、蛋白質均能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的的失敗原因是因為缺少必要的實驗步驟造成的是
①將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熱制乙酸乙酯
②實驗室用無水乙醇和濃硫酸共熱到140℃制乙烯
③驗證某RX是碘代烷,把RX與燒堿水溶液混合加熱后,將溶液冷卻后再加入硝酸銀溶液出現褐色沉淀
④做醛的還原性實驗時,當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后,未出現紅色沉淀
⑤檢驗淀粉是否水解時將淀粉與少量稀硫酸加熱一段時間后,加入銀氨溶液后未析出銀鏡
A.①④⑤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