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實驗的的失敗原因是因為缺少必要的實驗步驟造成的是
①將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熱制乙酸乙酯
②實驗室用無水乙醇和濃硫酸共熱到140℃制乙烯
③驗證某RX是碘代烷,把RX與燒堿水溶液混合加熱后,將溶液冷卻后再加入硝酸銀溶液出現褐色沉淀
④做醛的還原性實驗時,當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后,未出現紅色沉淀
⑤檢驗淀粉是否水解時將淀粉與少量稀硫酸加熱一段時間后,加入銀氨溶液后未析出銀鏡
A.①④⑤ B.①③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組實驗來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學根據元素非金屬性與對應最高價含氧酸之間的關系,設計了如圖1裝置來一次性完成N、C、Si三種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比較的實驗研究;乙同學設計了如圖2裝置來驗證鹵族元素性質的遞變規律。圖2中,A、B、C三處分別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濕潤的淀粉KI試紙、濕潤紅紙。已知常溫下濃鹽酸與高錳酸鉀能反應生成氯氣。
(1)甲同學實驗中選用的物質名稱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C處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寫出乙同學的實驗中圓底燒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A處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處的實驗現象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設NA 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78)
A.0. 1 mol·L-1的NaHCO3 溶液中含有Na+的數目為0.1NA
B.78 g 苯含有C=C 雙鍵的數目為3NA
C.常溫常壓下,14 g 由N2與CO組成的混合氣體含有的原子數目為NA
D.標準狀況下,22.4L NO2與水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目為0. 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興趣小組同學在實驗室用加熱1-丁醇、濃H2SO4和溴化鈉混合物的方法來制備1-溴丁烷,并檢驗反應的部分副產物,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其中夾持儀器、加熱儀器及冷卻水管沒有畫出。
請根據實驗步驟,回答下列問題:
(1)關閉a和b、接通豎直冷凝管的冷凝水,給A加熱30分鐘,制備1-溴丁烷。
豎直冷凝管接通冷凝水,進水口是_____(填“I”或“Ⅱ”);冷凝回流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理論上,上述反應的副產物可能有: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1-丁烯、溴化氫、硫酸氫鈉、水等。熄滅酒精燈,在豎直冷凝管上方塞上塞子并打開a,利用余熱繼續反應直至冷卻,通過B、C裝置檢驗部分副產物。B、C中應盛放的試劑分別是_________和 ,寫出C裝置中主要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為了進一步分離提純1-溴丁烷,該興趣小組同學查得相關有機物的數據如表所示:
物質 | 熔點/℃ | 沸點/℃ |
1-丁醇 | -89.5 | 117.3 |
1-溴丁烷 | -112.4 | 101.6 |
丁醚 | -95.3 | 142.4 |
1-丁烯 | -185.3 | -6.5 |
請你補充下列實驗步驟,直到分離出1-溴丁烷。
①待燒瓶冷卻后,拔去豎直的冷凝管;
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收集所得餾分。
(4)若實驗中所取1-丁醇、NaBr分別為7.4 g、13.0 g,蒸出的粗產物經洗滌、干燥后再次蒸餾得到9.6 g1-溴丁烷,則1-溴丁烷的產率是_____。(保留2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人的皮膚在強紫外線的照射下將會失去生理活性 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產品保鮮
③變質的油脂有難聞的特殊氣味,是由于油脂發生了水解反應
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纖維素,蠶絲和蜘蛛絲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
⑤蜂蟻叮咬人的皮膚時將分泌物甲酸注入人體,此時可在患處涂抹小蘇打或稀氨水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高分子化合物的部分結構如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聚合物的鏈節是 B.合成該聚合物的單體是CHCl===CHCl
C.聚合物的分子式是C3H3Cl3 D.若n表示聚合度,則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45.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乙醚極易揮發、微溶于水、是良好的有機溶劑。乙醇與濃硫酸的混合物在不同溫度下反應能生成乙烯或乙醚。某實驗小組用下圖裝置制取乙醚和乙烯。
(1)制乙醚:在蒸餾燒瓶中先加入10 mL乙醇,慢慢加入10 mL濃硫酸,冷卻,固定裝置。加熱到140℃時,打開分液漏斗活塞,繼續滴加10 mL乙醇,并保持140℃,此時燒瓶
c中收集到無色液體。
①Ⅰ和Ⅱ是反應發生裝置,應該選擇 (選答“Ⅰ”或“Ⅱ”)與裝置Ⅲ相連。
②乙醇通過分液漏斗下端連接的長導管插入到液面下加入,目的有二,一是使反應物充分混合,二是 。
(2)Ⅲ中水冷凝管的進水口是 (選答“a”或“b”)。
冰鹽水的作用是
(3)有同學認為以上裝置還不夠完善,一是溴水可能倒吸,二是尾氣彌漫在空氣中遇明火
危險。該同學設計了以下幾種裝置與導管d連接,你認為合理的是(選填編號) 。
(4)反應一段時間后,升溫到170℃,觀察到反應物變為黑色,溴水褪色。寫出實驗過程中生成了酸性氣體的化學方程式及其使溴水褪色的化學方程式:
; 。
(5)實驗中收集到的乙醚產品中可能含有多種雜質。某同學設計了以下提純方案:
①分液步驟除去產品中的酸性雜質,則X可以是 。
②蒸餾操作可除去的雜質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是一種有機合成中間體,其結構簡式為
A的合成路線如下圖,其中B~H分別代表一種有機物。
請回答下列問題:
(1)A中碳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有 ① ;A的名稱(系統命名)是 ② ;第⑧步反應的類型是 ③ 。
(2)第①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C物質與CH2=C(CH3)COOH按物質的量之式1:1反應,其產物經加聚得到 可作隱形眼鏡的鏡片材料I。I的結構簡式是
(4)第⑥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5)寫出含有六元環,且一氯代物只有兩種(不考慮立體異構)的A的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