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制備氫氧化鐵膠體:向沸騰的NaOH溶液中,滴加氯化鐵飽和溶液,煮沸至紅褐色 | |
B. | 提純含少量苯酚的苯: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靜置分液,并除去有機相的水 | |
C. | 檢驗亞硫酸鈉是否變質:將試樣溶解后加入氯化鋇溶液,觀察實驗現象 | |
D. | 比較鐵與銅的活潑性:將銅粉加入1.0 mol•L-1 Fe2(SO4)3溶液中,觀察實驗現象 |
分析 A.實驗室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方法為:向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加熱到紅褐色;
B.苯和苯酚互溶,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苯酚鈉,溶于水,但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離;
C.亞硫酸鋇和硫酸鋇都是白色沉淀;
D.Cu和Fe3+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Fe2+和Cu2+.
解答 解:A.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氯化鐵飽和溶液,生成氫氧化鐵沉淀,故A錯誤;
B.苯中混有苯酚,加入NaOH后生成可溶于水的苯酚鈉,但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離,故B正確;
C.亞硫酸鋇和硫酸鋇都是白色沉淀,無法檢驗,故C錯誤;
D.比較活潑性應用二價鐵離子,Cu和Fe3+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Fe2+和Cu2+,無法比較,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物質的分離和制備以及性質等,綜合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實驗能力和評價能力,為高考常見題型,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的異同以及實驗的嚴密性和可行性的評價,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降低了反應的活化能 | B. | 增大了反應物、生成物的能量 | ||
C. | 降低了反應的焓變 | D. | 增大了反應的平衡常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此裝置用于電鍍銅時,電解一段時間,硫酸銅溶液的濃度不變 | |
B. | 若a為純銅,b為粗銅,該裝置可用于粗銅的電解精煉 | |
C. | 燃料電池中正極反應為O2+4e-+2H2O=4OH- | |
D. | 電子經導線流入b電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將25.0gCuSO4•5H2O溶于100mL蒸餾水,配得1.0mol•L-1硫酸銅溶液 | |
B. | 焰色反應實驗中,在蘸取待測溶液前,先用稀鹽酸洗凈鉑絲并灼燒至火焰為無色 | |
C. | 用裝置甲除去Cl2中的HCl氣體 | |
D. | 用裝置乙制取乙酸乙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葡萄糖和蛋白質等高分子化合物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 | |
B. | 自來水廠用明礬凈水,也可以用ClO2代替 | |
C. | 居室中放置一盆石灰水可以吸收CO,預防中毒 | |
D. | 用二氧化碳生產聚碳酸酯可以減少碳排放,以減緩溫室效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序號 | 起始溫度t1/℃ | 終止溫度t2/℃ | 溫差(t2-t1)℃ | ||
鹽酸 | NaOH溶液 | 平均值 | |||
1 | 25.1 | 24.9 | 25.0 | 28.3 | 3.3 |
2 | 25.1 | 25.1 | 25.1 | 28.5 | 3.4 |
3 | 25.1 | 25.1 | 25.1 | 28.6 | 3.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棉球 | 棉球上滴加的試劑 | 實驗現象 | 解釋和結論 |
a | 品紅試液 | 棉球變白,微熱后又恢復紅色 | SO2具有漂白性,且為暫時性漂白 |
b | 含酚酞的NaOH溶液 | 棉球變為白色 | 離子方程式:2OHˉ+SO2 =SO32ˉ+H2O或OHˉ+SO2=HSO3ˉ |
c | 含淀粉的碘水 | 棉球變為白色 | 該氣體具有還原性 (選填“氧化性”或“還原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