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B是由短周期元素組成的單質,B與冷水緩慢反應,與沸水迅速反應,放出氫氣,可判斷B為金屬鎂.D是一種離子化合物,其陰陽離子的個數比為2:3,且能與水反應得到兩種堿,可以判斷D為氮化鎂,所以A為氮氣. C為淡黃色固體化合物,可確定C為Na2O2.C與J反應得到G與H,O能與G的水溶液反應生成藍色沉淀,說明有氫氧化銅生成,則G為NaOH,故J為H2O,H為O2,G與F反應得到K、I與水,且I連續與氧氣反應生成M,M與水反應生成L與N,N能與Cu反應生成銅鹽,故N為HNO3,則E為Mg(NO3)2,F為NH4NO3,K為NaNO3,I為NH3,故L為NO,M為NO2,O為Cu(NO3)2,據此解答.
解答 解:B是由短周期元素組成的單質,B與冷水緩慢反應,與沸水迅速反應,放出氫氣,可判斷B為金屬鎂.D是一種離子化合物,其陰陽離子的個數比為2:3,且能與水反應得到兩種堿,可以判斷D為氮化鎂,所以A為氮氣. C為淡黃色固體化合物,可確定C為Na2O2.C與J反應得到G與H,O能與G的水溶液反應生成藍色沉淀,說明有氫氧化銅生成,則G為NaOH,故J為H2O,H為O2,G與F反應得到K、I與水,且I連續與氧氣反應生成M,M與水反應生成L與N,N能與Cu反應生成銅鹽,故N為HNO3,則E為Mg(NO3)2,F為NH4NO3,K為NaNO3,I為NH3,故L為NO,M為NO2,O為Cu(NO3)2,
(1)組成B單質的元素為Mg元素,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2,則應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ⅡA族,C為Na2O2,為離子化合物,電子式為,D為氮化鎂,電子式為
,
故答案為:三;ⅡA;;
;
(2)J為H2O,水分子之間存在氫鍵且化硒化氫的分子間作用力強,故其沸點比硒化氫(H2Se)的沸點高,
故答案為:水分子之間存在氫鍵且化硒化氫的分子間作用力強;
(3)由題意可知,NH3在O2中點燃生成N2和H2O,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3O2$\frac{\underline{\;點燃\;}}{\;}$2N2+6H2O,
故答案為:4NH3+3O2$\frac{\underline{\;點燃\;}}{\;}$2N2+6H2O;
(4)D與足量的N反應生成E和F的化學方程式為:Mg3N2+8HNO3=3Mg(NO3)2+2NH4NO3,G與F加熱反應生成K、I和J的化學方程式為NH4NO3+NaOH$\frac{\underline{\;\;△\;\;}}{\;}$NaNO3+NH3↑+H2O,
故答案為:Mg3N2+8HNO3=3Mg(NO3)2+2NH4NO3;NH4NO3+NaOH$\frac{\underline{\;\;△\;\;}}{\;}$NaNO3+NH3↑+H2O;
(5)上圖中,在同一反應里一種物質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反應有:2Na2O2+2H2O=4NaOH+O2↑,3NO2+H2O=2HNO3+NO,共2個反應,
故答案為:2.
點評 本題考查無機物的推斷,題目難度中等,本題中的幾個突破口:①B與冷水緩慢反應,與沸水迅速反應,放出氫氣,②D是一種離子化合物,其陰陽離子的個數比為2:3,且能與水反就應得到兩種堿,③C為淡黃色固體化合物,④藍色沉淀,再結合轉化關系推斷,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氣體X中含有SO2 | |
B. | 為實現溶液C到溶液D的轉化,加NH3•H2O至紅棕色沉淀剛好完全,過濾即可 | |
C. | 蒸氨過程發生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NH3)4]Cl2+H2O$\frac{\underline{\;加熱\;}}{\;}$CuO+2HCl↑+4NH3↑ | |
D. | 在制備產品時,溶液D中不直接加入Na2CO3溶液的原因是游離的Cu2+濃度太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18g18O2中含有NA個氧原子 | |
B. | 標準狀況下,22.4L水中含有2NA個氫原子 | |
C. | 1mol.L-1NaCl陰離子數為NA | |
D. | 含NA個Na+的NaOH溶解于lL水中,Na+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元素的種類由原子核內質子數決定 | |
B. | 分子的種類由分子組成決定 | |
C. | 原子的種類由原子核內中子數決定 | |
D. | 元素的化學性質由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決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向淀粉碘化鉀的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變為藍色,說明Cl2的氧化性強于I2 | |
B. | 在高溫條件下,C能置換出SiO2中的Si,說明C的氧化性強于Si | |
C. | 在空氣中加熱鋁箔,發現內部的鋁熔化但不滴落,說明鋁不易與氧氣反應 | |
D. | 工業上用鋁制容器盛裝濃硫酸,說明常溫下鋁和濃硫酸不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原子核內的質子數決定原子種類 | |
B. | 原子核內的中子數決定核素種類 | |
C. | 原子核內的中子數決定同位素種類 | |
D. | 質子數相同的不同核素互稱為同位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mol氯氣參加反應轉移的電子數一定為2NA | |
B. | 常溫下10L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數目約為NA | |
C. | 將0.1mol氯化鐵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Fe3+數目為0.1NA | |
D. | 電解法精煉銅時,當陽極有64g銅溶解,導線上流過電子數目為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醇、乙酸均能與Na反應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團相同 | |
B. | 溴乙烷與NaOH水溶液共熱生成乙烯 | |
C. | 苯乙烯、聚苯乙烯都能發生加成反應 | |
D. | 乙酸、乙醛和乙醇三種液體可以用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鑒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