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mol•L-1溶液 | X | Y | Z | W |
pH | 12 | 2 | 8.5 | 4.5 |
分析 (1)平衡常數K350℃<K300℃,說明溫度升高時平衡逆向移動,△H-T△S<0時,反應能夠自發進行;
(2)A、擴大容器體積,平衡逆向移動,但各組分濃度都減。
B、恒溫恒容下,再充入2molNO2和1molO2,相當于加壓,平衡正向移動;
C、容器體積不變,氣體質量不變;
D、正反應放熱,降溫平衡正向移動;
(3)①部分電離的電解質是弱電解質,如果亞硝酸部分電離則亞硝酸是弱電解質,可以根據酸溶液或鈉鹽溶液的pH判斷;
②所給微粒中既能結合H+又能提供H+的有H2PO4-、H2O和H2N-CH2COOH,因此這四種物質從酸堿質子理論的角度上看既是酸又是堿,即兩性物質;
③若向Na2HP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HPO42-離子和Ca2+離子反應生成沉淀,促進HPO42-的電離,溶液顯示酸性;
(4)X、Y、Z各1mol•L-1同時溶于水中制得混合溶液,溶液中的溶質為等物質的量濃度的硝酸鈉和亞硝酸鈉,亞硝酸鈉能水解而使溶液呈堿性,則c(OH-)>c(H+),鈉離子和硝酸根離子都不水解,但鹽類水解較微弱,所以離子濃度大小關系是c(Na+)>c(NO3-)>c(NO2-)>c(OH-)>c(H+);
(5)根據鈉離子移動方向,判斷加入過氧化氫的一極為原電池的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通入BH4-的一極為原電池的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解答 解:(1)溫度升高時平衡逆向移動,說明正反應放熱;該反應的正反應放熱,則逆反應吸熱,△H>0,若逆反應能夠自發進行,則其,△H-T△S<0,必須要△S>0,故答案為:放熱;逆反應方向的△S>0;
(2)A、擴大容器體積,無論平衡怎樣移動,各組分濃度都減小,混合氣體顏色變淺,故A錯誤;
B、與開始加入比例相同加入反應物,平衡正向移動,反應物轉化率增大,故B正確;
C、容器中氣體密度始終不變,所以密度不變不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C錯誤;
D、降溫平衡正向移動,化學平衡常數增大,故D正確;
故答案為:BD;
(3)①A、亞硝酸鈉溶液的pH>7,說明亞硝酸鈉是強堿弱酸鹽,其溶液呈堿性,所以能證明亞硝酸是弱酸,故A正確;
B、亞硝酸能與氫氧化鈉發生中和反應只能說明亞硝酸具有酸性,不能說明亞硝酸的電離程度,所以不能證明亞硝酸是弱酸,故B錯誤;
C、用亞硝酸鈉溶液作導電實驗,燈泡很暗,不能說明亞硝酸的電離程度,所以不能證明亞硝酸是弱酸,故C錯誤;
D、常溫下,將pH=3的亞硝酸溶液稀釋10倍,pH<4,說明稀釋亞硝酸時,其氫離子物質的量增大,存在電離平衡,故D正確;
故答案為:AD;
②根據酸堿質子理論,凡是能給出質子的分子或離子都是酸,凡是能結合質子的分子或離子都是堿,質子就是氫離子.所給微粒中既能結合H+又能提供H+的有H2PO4-、H2O和H2N-CH2COOH,因此這四種物質從酸堿質子理論的角度上看既是酸又是堿,即兩性物質,
故答案為:acd;
③HPO42-離子既能發生電離又能發生水解,電離反應式為HPO42-?PO43-+H+,水解反應式為HPO42-+H2O?H2PO4-+OH-,溶液呈堿性,說明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
由于HPO42-離子和Ca2+離子反應生成沉淀:3Ca2++2HPO42-═Ca3(PO4)2↓+2H+,促進HPO42-的電離,溶液則顯酸性,
故答案為:3Ca2++2HPO42-═Ca3(PO4)2↓+2H+;
(4)X、Y、Z各1mol•L-1同時溶于水中制得混合溶液,溶液中的溶質為等物質的量濃度的硝酸鈉和亞硝酸鈉,亞硝酸鈉能水解而使溶液呈堿性,則c(OH-)>c(H+),鈉離子和硝酸根離子都不水解,但鹽類水解較微弱,所以離子濃度大小關系是c(Na+)>c(NO3-)>c(NO2-)>c(OH-)>c(H+),
故答案為:c(Na+)>c(NO3-)>c(NO2-)>c(OH-)>c(H+);
(5)根據鈉離子移動方向,判斷加入過氧化氫的一極為原電池的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通入BH4-的一極為原電池的負極,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式為:BH4-+8OH--8e-=BO2-+6H2O,故答案為:BH4-+8OH--8e-=BO2-+6H2O.
點評 本題考查了反應自發進行的條件、化學平衡的移動、弱電解質的判斷、鹽類水解以及離子濃度大小比較,考查范圍廣,難度較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水的離子積常數關系為:KW(B)>KW(A)>KW(C)>KW(D) | |
B. | B點對應的溫度下,pH=4的硫酸與pH=10的氫氧化鈉溶液等體積混合,溶液的pH=7 | |
C. | 向水中加入醋酸鈉固體,可從C點到D點 | |
D. | 升高溫度可實現由C點到D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0 K和40 Ca原子中的質子數和中子數都相等 | |
B. | 某元素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則它一定是ⅠA族元素 | |
C. | 任何原子或離子的組成中都含有質子 | |
D. | 同位素的不同核素物理、化學性質完全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③④⑤ | B. | ③④⑤⑦ | C. | ④⑤⑥ | D. | ④⑤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X | ||
Y | Z | R |
W |
A. | 五種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一定大于2 | |
B. | 五種元素一定都是非金屬元素 | |
C. | Z的氧化物與X單質在任何條件下都不會發生置換反應 | |
D. | R的最外層電子數一定為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該有機物不同化學環境的氫原子有8種 | |
B. | 該有機物屬于芳香族化合物 | |
C. | 鍵線式中的Et代表的基團為-CH3 | |
D. | 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9H12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