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 | 298 | 398 | 498 |
平衡常數K | 4.1×106 | K1 | K2 |
分析 (1)根據能量變化圖,反應熱等于正反應的活化能減去逆反應的活化能;
(2)①依據平衡常數等于平衡生成物濃度的冪次方乘積除以反應物濃度的冪次方乘積;
②根據升高溫度平衡吸熱方向移動以及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減小;
③直接標志:①速率關系:正反應速率與逆反應速率相等,②反應體系中各物質的百分含量保持不變.
間接標志:①混合氣體的總壓強、總體積、總物質的量不隨時間的改變而改變(m+n≠p+q);②各物質的濃度、物質的量不隨時間的改變而改變;③各氣體的體積、各氣體的分壓不隨時間的改變而改變;
(3)電池通入肼N2H4的為負極,乙中石墨電極為陽極、鐵電極為陰極,開始Cl-在陽極放電生成氯氣,陰極Cu2+放電生成Cu,故圖丙中Ⅰ表示陰極產生的氣體,Ⅱ表示陽極產生的氣體,t1前電極反應式為:陽極2Cl--4e-=Cl2↑,依據生成的遷移體積計算物質的量得到氯化鈉物質的量計算濃度,陰極2Cu2++4e-=2Cu,t1~t2電極反應式為:陽極4OH--4e-=O2↑+2H2O,陰極2Cu2++4e-=2Cu,t2點后電極反應式為:陽極4OH--4e-=O2↑+2H2O,陰極4H++4e-=2H2↑,所以t1~t2 陽極上生成氧氣,根據氧氣的量計算氫氧根離子的物質的量,水電離出等物質的量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根據公式計算得出C(H+),從而得出溶液的pH.
解答 解:解:(1)該反應的焓變△H=E1-E2=134KJ/mol-368KJ/mol=-234KJ/mol,所以熱化學方程式為NO2(g)+CO(g)=CO2(g)+NO(g)△H=-234kJ•mol-1,則反應過程中放出的總熱量應為234kJ,
故答案為:234kJ;
(2)①N2(g)+3H2(g)?2NH3(g)△H<0,平衡常數計算表達式K=$\frac{{c}^{2}(N{H}_{3})}{c({N}_{2})•{c}^{3}({H}_{2})}$,
故答案為:$\frac{{c}^{2}(N{H}_{3})}{c({N}_{2})•{c}^{3}({H}_{2})}$;
②N2(g)+3H2(g)?2NH3(g)△H<0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減小,所以K1>K2,
故答案為:>;
③a.平衡時反應混合物中各組分的含量保持不變,但容器內N2、H2、NH3的濃度之比不一定為為1:3:2,所以不能作為平衡的標志,故a錯誤;
b.平衡時不同物質表示速率之比等于系數之比說明到達平衡,即3v(N2)正=v(H2)逆說明反應達到平衡,故b錯誤;
c.反應前后氣體體積減小,若壓強不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故c正確;
d.反應前后氣體的質量不變,容器的體積不變,所以密度不變,所以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不能作為平衡的標志,故d錯誤;
故答案為:c;
(3)①肼燃料電池中,在堿性條件下,N2H4失電子生成氮氣與水,電極反應式為:N2H4+4OH--4e-=N2↑+4H2O,
故答案為:N2H4+4OH--4e-=N2↑+4H2O;
②乙中石墨電極為陽極、鐵電極為陰極,開始Cl-在陽極放電生成氯氣,陰極Cu2+放電生成Cu,故圖丙中Ⅰ表示陰極產生的氣體,Ⅱ表示陽極產生的氣體,t1前電極反應式為:陽極2Cl--4e-=Cl2↑,生成氯氣為224mL,由2Cl--2e-=Cl2↑可知,n(NaCl)=2n(Cl2)=$\frac{0.224L}{22.4L/mol}$×2=0.02mol,所以c(NaCl)=$\frac{0.02mol}{0.2L}$=0.1mol/L;
t1~t2電極反應式為:(陽極)4OH--4e-=O2↑+2H2O,t2點后電極反應式為:(陽極)4OH--4e-=O2↑+2H2O,所以在t1后,石墨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4OH--4e-=O2↑+2H2O;t1~t2電極反應式為:陽極4OH--4e-=O2↑+2H2O,陰極Cu2++2e-=Cu,所以t1~t2鐵電極上的電極反應式為:Cu2++2e-=Cu,
故答案為:Cu2++2e-=Cu; 0.1mol/L;
③t2點后電極反應式為:陽極4OH--4e-=O2↑+2H2O,陰極4H++4e-=2H2↑,所以t1~t2 陽極上生成氧氣,t1~t2Ⅱ產生的氣體體積=0.336L-0.224L=0.112L,陽極上生成112mL氧氣需要n(OH-)=$\frac{0.112L×4}{22.4L}$=0.02mol,水電離出等物質的量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所以n(H+)=0.02mol,c(H+)=$\frac{0.02mol}{0.2L}$=0.1mol/L,所以溶液的pH=1,
故答案為:1.
點評 本題考查較為綜合,涉及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電解池原理等知識點,題目難度較大,注意電解硫酸銅和氯化鈉混合溶液時,明確離子的放電順序是解本題的關鍵,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靈活應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常壓下,11.2LCO和CO2混合氣體中含有碳原子樹木為0.5NA | |
B. | 常溫常壓下,71g氯氣與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NA | |
C. | 92g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原子總數為6NA | |
D. | 標準狀況下,22.4LCl2完全溶于水中,溶液中n(Cl-)+n(ClO-)+n(HClO)<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W | X | Y | Z |
單質是淡黃色固體 | 與W同周期,其單質常用作半導體材料 | 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電子總數的$\frac{2}{3}$ | 第三周期原子半徑最小的金屬元素 |
A. | 氣態氫化物的熱穩定性:X>W | |
B. | 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Y>X | |
C. | 簡單離子半徑:Z>W | |
D. | 工業上用Y單質還原Z的氧化物得Z的單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稀AgNO3溶液洗滌AgCl沉淀比用水洗滌損耗AgCl小 | |
B. | 對于Al(OH)3(s)?Al(OH)3(aq)?Al3++3OH-,前者為溶解平衡,后者為電離平衡 | |
C. | 已知AgCl的 KSP=1.8×10-10,將AgNO3溶液與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c(Cl-) | |
D. | 將KI溶液加入到AgCl的飽和溶液中,產生黃色沉淀,說明AgCl溶解度大于Ag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石油的分餾、裂化和煤的干餾都是化學變化 | |
B. | 中國民間說的“硝石”是指KNO3,“硝強水”HNO3水溶液 | |
C. | 乙烯、聚氯乙烯、苯乙烯分子結構中都含有不飽和鍵 | |
D. | 分子式為C8H8O2分子結構中含有苯環且能夠發生水解反應的同分異構體(不考慮立體異構)有5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