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標況下11.2LNO2分子 | B. | 0.3mol H2SO4分子 | ||
C. | 1L 0.5mol/LBa(OH)2溶液 | D. | 12.04×1023個SO3分子 |
分析 22g CO2 n(CO2)=$\frac{22g}{44g/mol}$=0.5mol,每個分子中含有2個O原子,則n(O)=2n(CO2)=2×0.5mol=1mol,根據N=nNA知,氧原子個數相等,說明O原子物質的量相等,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22g CO2 n(CO2)=$\frac{22g}{44g/mol}$=0.5mol,每個分子中含有2個O原子,則n(O)=2n(CO2)=2×0.5mol=1mol,根據N=nNA知,氧原子個數相等,說明O原子物質的量相等為1mol,
A.標況下11.2LNO2中n(NO2)=$\frac{11.2L}{22.4L/mol}$=0.5mol,每個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兩個O原子,所以氧原子物質的量為1mol,故A正確;
B.0.3mol H2SO4分子中氧原子物質的量=0.3mol×4=1.2mol,故B錯誤;
C.1L 0.5mol/L Ba(OH)2中n(O)=2n[Ba(OH)2]=2×0.5mol/L×1L=1mol,但溶液中還含有水,所以總的O原子物質的量遠遠大于1mol,故C錯誤;
D.12.04×1023個SO3分子物質的量=$\frac{12.04×1{0}^{23}}{6.02×1{0}^{23}/mol}$=2mol,每個分子中含有3個O原子,所以O原子總物質的量6mol,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的量有關計算,為高頻考點,明確各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是解本題關鍵,側重考查學生分析能使能力,易錯選項是C,易漏掉水中的O原子而導致錯誤.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非金屬性強弱:F2<Cl2 | B. | 金屬性強弱:K<Na | ||
C. | 酸性強弱:H2SO4<HClO4 | D. | 堿性強弱:NaOH<Mg(O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同濃度的下列溶液,c(NH4+)大小順序:(NH4)2SO4>NH4HSO4>NH4Cl>NH4HCO3 | |
B. | 同濃度的下列溶液,pH值大小順序:Na2CO3>NaClO>NaHCO3>CH3COONa | |
C. | 用水沖洗BaSO4比用稀硫酸沖洗損失大 | |
D. | 用惰性電極電解某溶液,兩極分別產生H2和O2,pH值一定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1mol/L NaHCO3溶液,c(Na+)>c(OH-)>c(HCO3-)>c(H+) | |
B. | 0.1mol/L K2S溶液中,c(K+)=c(S2-)+c(HS-)+c(H2S) | |
C. | 常溫時pH=2的鹽酸和pH=12的氨水中由水電離出的c(H+)相等 | |
D. | pH=3的鹽酸和pH=11的氨水等體積混合完全反應后c(Cl-)>c(NH4+)>c(OH-)>c(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O2是污染大氣的有害氣體之一 | |
B. | SO2在大氣中與水反應生成硫酸,產生酸雨 | |
C. | SO2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
D. | SO2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溶液顏色恢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裝置①可用于加熱蒸干氯化銨溶液得到氯化銨晶體 | |
B. | 裝置②可用于銅和稀硝酸制取并收集少量NO | |
C. | 裝置③可用于證明鐵生銹氧氣參與反應 | |
D. | 苯萃取碘水中的碘后,從裝置④下口放出的是碘的苯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70 mL | B. | 90 mL | C. | 100 mL | D. | 130 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