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液滴中的Cl-由a 區向b區遷移 |
B、液滴邊緣區發生的電極反應為:2H++2e-=H2 |
C、液滴下的Fe因發生還原反應而被腐蝕,生成的Fe2+由a 區向b區遷移,與b區的OH-形成Fe(OH)2,進一步氧化、脫水形成鐵銹 |
D、導致該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氣含量比邊緣處少.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1molNH3所含有的原子數為NA |
B、常溫常壓下,22.4L氧氣所含的原子數為2NA |
C、常溫常壓下,48gO3所含的氧原子數為3NA |
D、標準狀況下,33.6LH2O含有9.03×1023個H2O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檢驗食鹽中含有鈉離子,可以用焰色反應實驗,如果焰色呈黃色則可以說明含有鈉離子 |
B、檢驗食鹽中含有氯離子,則可以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 |
C、向溴水中加入食鹽溶液,可以使溴水褪色 |
D、食鹽中加碘的作用是預防“大脖子病”的發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方案 | 實驗現象 |
1.用砂紙擦后的鎂帶與沸水反應,再向反應液中滴加酚酞 2.向新制的H2S飽和溶液中滴加氯水 3.鈉與滴有酚酞試液的冷水反應 4.鎂帶與2mol/L的鹽酸反應 5.鋁條與2mol/L的鹽酸反應 6.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過量 |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四處游動,逐漸縮小,溶液變紅色 B.產生大量氣體,氣體可燃,溶液變淺紅色 C.反應不十分強烈,產生的氣體可燃 D.劇烈反應,產生的氣體可燃 E.生成白色絮狀沉淀,繼而沉淀消失 F.生成淡黃色沉淀 |
實驗方案 | 實驗現象 | 有關離子方程式 |
A | ||
B | 不 填 | |
C | 不 填 | |
D | 不 填 | |
E | ||
F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以O2濃度變化表示的反應速率為0.064 mol?(L?s)-1 | ||
B、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時NH3的轉化率為20% | ||
C、升高溫度能使
| ||
D、將容器的體積變為4 L,平衡時NO的濃度小于0.4 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