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使用分液漏斗前應先檢查其是否漏液 | |
B. | 可以選用苯、汽油、酒精和四氯化碳為萃取劑 | |
C. | 若用四氯化碳為萃取劑,將兩種液體混合,充分振蕩,靜置,分層后,下層液體呈紫紅色 | |
D. | 分層后,打開分液漏斗活塞,使全部下層液體沿承接液體的燒杯內壁流出,然后上層液體從漏斗上口倒出 |
分析 A.有活塞或塞子的儀器需要檢驗是否漏水;
B.萃取劑的選擇原則是:與水互不相溶,被萃取的物質在該溶劑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且跟萃取物不發生化學反應;
C.碘易溶于CCl4,溶液呈紫紅色,密度比水大;
D.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解答 解:A.容量瓶有瓶塞,配制過程中需要搖勻,所以使用前應檢驗是否漏液,故A正確;
B.酒精與水互溶,不能做萃取劑,故B錯誤;
C.碘易溶于CCl4,溶液呈紫紅色,由于CCl4密度比水大,則層為無色下層為紫紅色,故C正確;
D.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以免兩種液體相互污染,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分液,難度不大,注意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以免兩種液體相互污染.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放熱反應中,舊鍵斷裂需要的能量比新鍵形成放出的能量多 | |
B. | 伴有能量變化的物質變化都是化學變化 | |
C. | 在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能量與生成物的總能量一定不同 | |
D. | 一個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只與反應物的用量有關,與各物質的狀態無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標準狀況下,11.2LCCl4中含有分子的數目為0.5NA | |
B. | 標準狀況下,2.24LCl2通入水中生成NA個HClO | |
C. | 1.6gO2與O3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O原子數為0.1NA | |
D. | 25℃時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數目為0.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試劑X為稀硫酸 | |
B. | 反應Ⅱ中生成Al(OH)3的反應為CO2+AlO${\;}_{2}^{-}$+2H2O═Al(OH)3↓+HCO${\;}_{3}^{-}$ | |
C. | 結合質子(H+)的能力由強到弱的順序是AlO${\;}_{2}^{-}$>OH->CO${\;}_{3}^{2-}$ | |
D. | 反應Ⅰ、Ⅱ均為氧化還原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1 mol•L-1的硫酸銨溶液中:c(SO42->c(NH4+)>c(H+)>c(OH-) | |
B. | 0.1 mol•L-1的硫化鈉溶液中:c(OH-)=c(H+)+c(HS-)+c(H2S) | |
C. | 1.0×l0-3mol/L鹽酸的pH=3.0,1.0×10-8mol/L鹽酸的pH=8.0 | |
D. | 常溫下,1mLpH=1的鹽酸與l00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