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裝置A中是濃硝酸和碳加熱發生的反應,反應生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和水,裝置B中是A裝置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和銅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通過裝置E中的過氧化鈉吸收一氧化氮、二氧化碳,最后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剩余一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氣.
(1)A中生成二氧化氮;
(2)二氧化氮與水反應生成硝酸,銅能與稀硝酸反應;
(3)大肚瓶可防止倒吸,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可吸收未反應的NO;
(4)二氧化碳和過氧化鈉發生的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水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
(5)鑒別NaNO2和NaCl,利用2NaNO2+4HI═2NO+I2+2NaI+2H2O及碘遇淀粉變藍分析;
(6)根據方程式5NO2-+2MnO4-+6H+=5NO3-+2Mn2++3H2O可求出亞硝酸鈉的物質的量,然后求樣品中亞硝酸鈉的質量分數
解答 解:裝置A中是濃硝酸和碳加熱發生的反應,反應生成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和水,裝置B中是A裝置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水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和銅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通過裝置E中的過氧化鈉吸收一氧化氮、二氧化碳,最后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去剩余一氧化氮防止污染空氣.
(1)根據裝置圖可知,A中濃硝酸與木炭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O2和NO2以及水,因此A中觀察到的現象有紅棕色氣體生成,
故答案為:有紅棕色氣體生成 或 有(深)紅色氣體生成;
(2)NO2溶于水生成NO和硝酸,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把金屬銅氧化,則裝置B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有3NO2+H2O=2H++2NO3-+NO↑、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為:3NO2+H2O=2H++2NO3-+NO↑、3Cu+8H++2NO3-=3Cu2++2NO↑+4H2O;
(3)NO2極易溶于水與水反應,所以裝置C的作用是防止倒吸;NO與過氧化鈉反應后有剩余,隨意排放容易引起大氣污染,而NO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則裝置F的作用吸收未反應的NO,
故答案為:防止倒吸;吸收未反應的NO;
(4)生成的NO中含有CO2和水蒸氣,二者均能與過氧化鈉反應,而堿石灰可以吸收CO2和水蒸氣,所以如果沒有D裝置,則E中產物除亞硝酸鈉外還含有副產物Na2CO3、NaOH,
故答案為:Na2CO3、NaOH;
(5)鑒別NaNO2和NaCl,由2NaNO2+4HI═2NO+I2+2NaI+2H2O及碘遇淀粉變藍可知,則選擇試劑為BE,
故答案為:BE;
(6)消耗高錳酸鉀的物質的量是0.1mol/L×0.02L=0.002mol,則根據方程式5NO2-+2MnO4-+6H+=5NO3-+2Mn2++3H2O可知,亞硝酸鈉的物質的量是0.002mol×$\frac{5}{2}$=0.005mol,則原樣品中亞硝酸鈉的物質的量是0.005mol×$\frac{100mL}{25mL}$=0.02mol,其質量為0.02mol×69g/mol=1.38g,所以樣品中亞硝酸鈉的質量分數$\frac{1.38g}{2g}$×100%=69.0%,
答:樣品中亞硝酸鈉的質量分數為69.0%.
點評 本題考查硝酸的性質、尾氣處理、實驗條件控制、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以及物質含量測定,注意實驗過程中的反應現象分析,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625g/L | B. | 1.714g/L | C. | 1.42g/L | D. | 1.25g/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X、Y、Z三種元素的簡單離子半徑逐漸增大 | |
B. | W、Y、Z三種元素可形成一種離子化合物,其中各原子均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 | |
C. | W和Y、Y和Z均能形成原子個數比為1:1的化合物,這兩種化合物中均含有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 | |
D. | 相同條件下,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pH大于W、X、Y三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