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驟 | 實驗過程 | 實驗用品 |
Ⅰ | 將干海帶灼燒灰化 | ![]() |
Ⅱ | 將海帶灰溶解、過濾 | ![]() 和①玻璃棒(玻璃儀器名稱) |
Ⅲ | 氧化濾液中的I-,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②2I-+H2O2+2H+=I2+2H2O | ![]() |
Ⅳ | 取少量Ⅲ中反應后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少量CCl4并振蕩后靜置,觀察到③下層溶液變為紫紅色,說明海帶中含有碘元素. | ![]() |
分析 (1)Ⅱ.①溶解需要燒杯和玻璃棒,過濾需要漏斗;
Ⅲ.②雙氧水與碘離子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碘單質和水;
Ⅳ.③碘單質易溶于四氯化碳,則混合液分層,根據四氯化碳的密度及碘單質的顏色進行解答;
(2)④步驟VI中氯氣將溴離子氧化成溴單質;為驗證溴的氧化性強于碘,需要用溴單質氧化碘離子,然后用淀粉檢驗是否生成碘單質;
⑤氯氣能夠氧化碘離子,需要排除氯氣的干擾;
⑥根據元素周期律知識中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屬性遞變規律進行解答.
解答 解:(1)①海帶灰溶解、過濾時使用燒杯、普通漏斗、玻璃棒、鐵架臺等,還缺少玻璃棒,
故答案為:玻璃棒;
②雙氧水具有強氧化性,能夠氧化濾液中的碘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為:2I-+H2O2+2H+=I2+2H2O,
故答案為:2I-+H2O2+2H+=I2+2H2O;
③碘單質易溶于有機溶劑四氯化碳,且四氯化碳密度大于水,則混合液會分層,下層溶液變為紫紅色,
故答案為:下層溶液變為紫紅色;
(2)④氯氣氧化性大于溴單質,氯氣將溴離子氧化成溴單質,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2+2Br-=Br2+2Cl-;將VI所得黃色溶液滴入II所得濾液中,溶液變黃色,然后滴入淀粉溶液,溶液變藍,說明溴單質將碘離子氧化成了碘單質,證明溴的氧化性大于碘單質,
故答案為:Cl2+2Br-=Br2+2Cl-;將VI所得黃色溶液滴入II所得濾液中;淀粉溶液;
⑤氯氣能夠氧化碘離子,所以通過步驟ⅥⅠ向其中一支試管中繼續滴加新制氯水,直至溶液變為棕紅色,證明步驟VI中氯氣不足,排除了氯氣對溴置換碘實驗的干擾,
故答案為:確認VI所得黃色溶液中無Cl2,排除Cl2對溴置換碘實驗的干擾;
⑥根據元素周期律知識可知: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電子層數依次增大,則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得電子能力逐漸減弱,非金屬性減弱,
故答案為:電子層數依次增大,則原子半徑逐漸增大.
點評 本題考查了海帶中碘的檢驗、鹵素單質的性質及檢驗方法,題目難度中等,明確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方法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鹵素單質氧化性強弱及驗證方法,試題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學實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H4Cl NaCl NaHCO3 Na2CO3 | |
B. | NaHCO3 Na2CO3 NH4Cl NaCl | |
C. | Na2CO3 NaHCO3 NaCl NH4Cl | |
D. | Na2CO3 NH4Cl NaHCO3 Na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d | B. | ad | C. | acd | D. | b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H4、C2H4--易燃液體 | B. | H2SO4、NaOH--腐蝕品 | ||
C. | CaC2、Na--遇濕易燃物品 | D. | KMnO4、K2Cr2O7--氧化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molNa2O2與水反應轉移2mol電子 | |
B. | CaH2在水中以Ca2+和H-離子形式存在 | |
C. | 四種化合物晶體類型和化學鍵類型均相同 | |
D. | FeS2陰離子電子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⑤⑦ | B. | ②④⑥⑧ | C. | ②③⑥⑧ | D. | ②④⑤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食鹽中有少量的NH4Cl:加過量的燒堿溶液后加熱蒸干 | |
B. | 氯化銨中少量的碘:加熱 | |
C. | CO2中混有少量的HCl:通過飽和的NaHCO3溶液后再干燥 | |
D. | N2中混有少量的NO2:通過水洗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