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NO與CO反應生成無污染氣體,發生反應為:2 NO+2 CO=N2+2 CO2,由圖可知,1mol NO2和1mol CO反應生成CO2和NO放出熱量368-134=234kJ,反應熱化學方程式為:NO2(g)+CO(g)=NO(g)+CO2(g)△H=-234 kJ•mol-1,結合已知熱化學方程式,利用蓋斯定律書寫目標熱化學方程式;
(2)①由圖可知,8min時氫氣的物質的量為2mol,參加反應的氫氣為8mol-2mol=6mol,根據v=$\frac{△c}{△t}$計算v(H2),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之比計算v(CO2);
②化學平衡常數,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除以各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次冪的乘積所得的比值,注意固體、純液體不需要寫出;
③曲線I反應速率增大,但轉化的氫氣的物質的量少,改變條件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可能是升高溫度,因該反應放熱,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
曲線Ⅱ反應速率增大,轉化的氫氣的物質的量多,平衡正向移動,可能是增大壓強;
平衡常數只受溫度的影響,該反應放熱,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減小;
(3)①反應本質是:SO2+O2+H2O=H2SO4,負極發生氧化反應,二氧化硫在負極失去電子與水生成硫酸根、氫離子;
②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通入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由電荷守恒可知,應有氫離子參加反應.
解答 解:(1)NO與CO反應生成無污染氣體,發生反應為:2 NO+2 CO=N2+2 CO2,
已知:①N2(g)+O2(g)=2NO (g)△H=179.5kJ•mol-1
②2NO (g)+O2(g)=2NO2(g)△H=-112.3kJ•mol-1
由圖可知,1mol NO2和1mol CO反應生成CO2和NO放出熱量368-134=234kJ,該反應熱化學方程式為③NO2(g)+CO(g)=NO(g)+CO2(g)△H=-234 kJ•mol-1,
根據蓋斯定律可知,③×2+②-①得:2 NO (g)+2 CO (g)=N2(g)+2 CO2(g)△H=-759.8 kJ•mol-1,
故答案為:2 NO (g)+2 CO (g)=N2(g)+2 CO2(g)△H=-759.8 kJ•mol-1;
(2)①由圖可知,8min時氫氣的物質的量為2mol,參加反應的氫氣為8mol-2mol=6mol,故v(H2)=$\frac{\frac{6mol}{2L}}{8min}$=0.375mol/(L•min),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故v(CO2)=$\frac{1}{3}$v(H2)=$\frac{1}{3}$×0.375mol/(L•min)=0.125mol/(L•min),
故答案為:0.125mol/(L•min);
②反應CO2(g)+3H2(g)?CH3OH(g)+H2O(g)的平衡常數表達式K=$\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故答案為:$\frac{c(C{H}_{3}OH)×c({H}_{2}O)}{c(C{O}_{2})×{c}^{3}({H}_{2})}$;
③曲線I反應速率增大,但轉化的氫氣的物質的量少,可能是升高溫度,因該反應放熱,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不利于氫氣的轉化;
曲線Ⅱ反應速率增大,轉化的氫氣的物質的量多,因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故應是增大壓強;
平衡常數只受溫度的影響,該反應放熱,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平衡常數減小,故溫度越高平衡常數越小,曲線Ⅰ溫度最高,實線和曲線Ⅱ溫度相同,故K1<K=K2,
故答案為:升高溫度; 增大壓強;K1<K=K2;
(3)①反應本質是:SO2+O2+H2O=H2SO4,負極發生氧化反應,二氧化硫在負極失去電子與水生成硫酸根、氫離子,負極電極反應式為:SO2-2e-+2H2O=4H++SO42-,
故答案為:SO2-2e-+2H2O=4H++SO42-;
②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通入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甲醇,由電荷守恒可知,應有氫離子參加反應,正極電極反應式為:CO2+6H++6e-=CH3OH+H2O,
故答案為:CO2+6H++6e-=CH3OH+H2O.
點評 本題屬于拼合型題目,涉及熱化學方程式書寫、化學反應速率計算、化學平衡常數、化學平衡圖象、原電池等,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基礎知識,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構成單質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價鍵 | |
B. | 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 |
C. | 非極性鍵只存在于雙原子分子中 | |
D. | 含有共價鍵的化合物都是共價鍵化合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mol甲醇參加反應,放出的熱量為25kJ | |
B. | 濃硫酸在反應中只作催化劑 | |
C. | 2υ(CH3OH)=υ(CH3OCH3) | |
D. | 升高溫度或增大壓強均可加快反應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此裝置可以實現Cl2的制取、收集、尾氣吸收![]() | |
B. | 此裝置可以實現乙酸乙酯的制取和收集![]() | |
C. | 此裝置可以形成Cu-Zn原電池![]() | |
D. | 此裝置可證明H2CO3酸性大于H2Si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常溫常壓下,8 g O2含有電子數目為4NA | |
B. | 1 L 0.1mol/L的氯化銨溶液中NH4+的數目為0.1NA | |
C. | 常溫常壓下,22.4L氯氣與足量的鎂粉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NA | |
D. | 含1mol FeCl3的飽和溶液滴入沸騰蒸餾水中,所得紅褐色液體中含膠粒數目為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膠體與其他分散系的本質區別是丁達爾效應 | |
B. | 氨氣屬于非電解質,Cu屬于電解質 | |
C. | Na2CO3溶液顯堿性,說明Na2CO3屬于堿 | |
D. | 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是酸性氧化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