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O2和CH4重整可制合成氣(主要成分為CO、H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 CH4(g) = C(s)+2H2(g) △H1 = + 75.0 kJ·mol-1
② CO2(g)+H2(g) = CO(g)+H2O(g) △H2 = + 41.0 kJ·mol-1
③ CO(g)+H2(g) = C(s)+H2O(g) △H3 = -131.0 kJ·mol-1
A. 反應②為放熱反應
B. 反應①中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C. 反應③使用催化劑,ΔH3減小
D. 反應CO2(g)+CH4(g)=2CO (g)+2H2 (g)的ΔH4 = +247kJ·mol–1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西省、臨川一中高三1月聯考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兩種化合物的結構或性質描述正確的是( )
A. 兩種化合物均是芳香烴
B. 兩種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均能與溴水反應
C. 兩種化合物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數相同
D. 兩種化合物可用紅外光譜區分,但不能用核磁共振氫譜區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浙江省臺州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評估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通過鹽析作用析出的蛋白質固體不溶于水
B. 淀粉、纖維素和葡萄糖均可發生水解
C. 油脂在酸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叫做皂化反應
D. 紫外線可使蛋白質變性,可利用紫外線進行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隨著科技的進步,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成為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
(1)氨氮是造成水體富營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用次氯酸鈉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將水中的氨氮(用NH3表示)轉化為氮氣除去,其相關反應的主要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反應①:NH3(aq)+HClO(aq)= NH2Cl(aq)+H2O(l)△H1= akJ•mol﹣1
反應②:NH2Cl(aq)+HClO(aq)= NHCl2(aq)+H2O(I)△H2= bkJ•mol﹣1
反應③:2NHCl2(aq)+H2O(l)= N2(g)+HClO(aq)+3HCl(aq)△H3= ckJ•mol﹣1
① 2NH3(aq)+3HClO(aq)= N2(g)+3H2O(I)+3HCl(aq)的△H=______。
② 溶液pH對次氯酸鈉去除氨氮有較大的影響(如圖1所示)。在pH較低時溶液中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生成,氨氮去除效率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 用電化學法也可以去除廢水中氨氮.在蒸餾水中加入硫酸銨用惰性電極直接電解發現氨氮去除效率極低,但在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鈉后,去除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反應裝置如圖2所示,b為電極__極,電解時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
(2)“低碳經濟”正成為科學家研究的主要課題。
① 以二氧化鈦表面覆蓋Cu2Al2O4 為催化劑,可以將CO2 和CH4 直接轉化成乙酸。在不同溫度下催化劑的催化效率與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右圖所示。250~300 ℃時,溫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 為了提高該反應中CO2的轉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下列實驗操作和現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 | 實驗操作和現象 | 結論 |
A | 向PH=3的HA和HB溶液中分別加水稀釋至100倍,pH(HA)>pH(HB) | 酸性:HA<HB |
B | 向濃度均為0.1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現藍色沉淀 | Ksp[Mg(OH)2]>Ksp[Cu(OH)2] |
C | 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溶液由淺綠色變為黃色 | 氧化性:Cl2>Br2 |
D | 向25 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別滴入5滴FeCl3飽和溶液,前者為黃色,后者為紅褐色 | 溫度升高,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物質的性質與用途具有對應關系的是
A. Al具有良好延展性和抗腐蝕性,可制成鋁箔包裝物品
B. 濃硫酸具有脫水性,可用于干燥NH3、SO2等
C. 明礬易溶于水,可用作凈水劑
D. 苯酚具有強氧化性,可加入藥皂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福建省漳州市八校高三2月聯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某校實驗小組設計的一套原電池裝置,下列有關描述 不正確的是( )
A. 石墨的電極反應:
B. 此裝置能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
C. 電子由電極經導線流向石墨電極
D. 電池總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淮安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調研測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填空:
(1)0. 5 mol NH3分子中所含氮原子數為__________個;
(2)1.2g RSO4中含0.01 mol R2+,則RSO4的摩爾質量是__________;
(3)0.1 mol·L-1的 Cu(NO3)2溶液中NO3-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
(4)新制氯水在陽光照射下產生的無色氣體是__________;
(5)配制100 mL 1 mol/L NaCl溶液,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刻度線,補加水至刻度處,會引起所配溶液物質的量濃度__________(選填“偏高、偏低、無影響”);
(6)實驗室制備氯氣時,收集氯氣常采用__________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山東省菏澤市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B卷)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銅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熱后無明顯現象發生。當加入一種鹽后,銅粉的質量減少,溶液呈藍色,同時有氣體逸出。該鹽是( )
A. Fe2(SO4)3 B. KNO3 C. FeSO4 D. 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