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工廠廢水中含游離態氯,通過下列實驗測定其濃度。
①取水樣10.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10.00mLKI溶液(足量),滴入指示劑2~3滴。
②取一只堿式滴定管依次用自來水、蒸餾水洗凈,然后注入0.010mol·L-1Na2S2O3溶液,調整液面,記下讀數。
③將錐形瓶置于滴定管下進行滴定,發生的反應為:I2+2Na2S2O3=2NaI+Na2S4O6。
試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加入的指示劑是___。
(2)滴定時,眼睛應注視___,判斷到達滴定終點的現象是__,若耗去Na2S2O3溶液20.00mL,則廢水中Cl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__。
(3)實驗中,Cl2的所測濃度比實際濃度偏大,造成誤差的原因是___。
(4)如圖表示50.0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與C刻度間相差1mL,A處的刻度為25.00mL,滴定管中液面讀數應為___mL,設此時液體體積讀數為amL,滴定管中液體的體積V___(50-a)mL(填“<”、“=”或“>”)。
(5)滴定結束時俯視刻度線讀取滴定終點時Na2S2O3溶液的體積,會導致測定結果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響”)。
【答案】淀粉溶液 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變化 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由藍色變淺紅無色且保持30秒內不恢復 0.01mol·L-1 因為步驟②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未用待測液潤洗,故測出的c(Cl2)大于實際濃度 25.40 > 偏小
【解析】
⑴游離態氯與碘化鉀反應生成單質碘,單質碘與硫代硫酸鈉反應,將單質碘消耗,則需要用淀粉溶液來作指示劑,故答案為淀粉溶液;
⑵滴定時,眼睛應注視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變化,判斷到達滴定終點的現象是錐形瓶中溶液的顏色由藍色變為無色且保持30秒內不恢復;
若耗去Na2S2O3溶液20.00mL,則廢水中Cl2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I2+2Na2S2O3=2NaI+Na2S4O6, Cl2 + 2I- == 2 Cl-+I2
x =1 ×10-4 mol
⑶實驗中,Cl2的所測濃度比實際濃度偏大,造成誤差的原因是因為步驟②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未用待測液潤洗,因此測出的c(Cl2)大于實際濃度,還可能是開始有氣泡,后來測定完后沒有氣泡等情況,故答案為因為步驟②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未用待測液潤洗,故測出的c(Cl2)大于實際濃度;
⑷如圖表示50.0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與C刻度間相差1mL,A處的刻度為25.00mL,滴定管每一個刻度為0.10mL,滴定管要精確到0.01mL,因此液面讀數應為25.40mL,設此時液體體積讀數為amL,由于最大刻度下方還有很多液體在滴定管中,所以液體的體積大于(50-a)mL,故答案為25.40mL;>。
⑸滴定結束時俯視刻度線讀取滴定終點,則由于滴定管上面刻度小,所有讀出的數據偏小,體積偏小,結果偏小,故答案為偏小。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下圖,該物質不應有的化學性質是( )
①可燃燒;②可與溴加成;③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④可與NaHCO3溶液反應;⑤可與NaOH溶液反應;⑥1mol該有機物與Na反應生成2molH2
A.①③B.②⑥C.④⑤D.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杠桿AB兩端分別掛有體積相同、質量相同的空心銅球和空心鐵球,調節杠桿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燒杯中央滴入濃CuSO4溶液,一段時間后,下列有關杠桿的偏向判斷正確的是(實驗過程中不考慮鐵絲反應及兩邊浮力的變化) ( )
A. 杠桿為導體和絕緣體時,均為A端高B端低
B. 杠桿為導體和絕緣體時,均為A端低B端高
C. 當杠桿為絕緣體時,A端低B端高;為導體時,A端高B端低
D. 當杠桿為絕緣體時,A端高B端低;為導體時,A端低B端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高聚物的重要用途之一是生產汽車剎車片,其合成路線如圖所示:
已知:+
(1)A→B的反應類型屬于_____________,D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烴F的分子式為____________。
(2)E中含有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_,C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
(3)用文字敘述淀粉轉化為A的原理:___________。
(4)寫出G→H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5)烴F有多種同分異構體,寫出其同分異構體中含有2個相同官能團且無支鏈的鏈狀物質的結構簡式:_____(任寫三種),其中核磁共振氫譜峰最少的一種物質有______個峰。
(6)寫出以2—甲基—1,3—丁二烯和丙烯為原料合成的合成路線:______(無機試劑任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種新型熱激活電池的結構如圖所示,電極a的材料是氧化石墨烯(CP)和鉑納米粒子,電極b的材料是聚苯胺(PANI),電解質溶液中含有Fe3+和Fe2+。加熱使電池工作時電極b發生的反應是PANI-2e-=PANIO(氧化態聚苯胺,絕緣體)+2H+,電池冷卻時Fe2+在電極b表面與PANIO反應可使電池再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電池工作時電極a為正極,且發生的反應是:Fe3++e-—Fe2+
B.電池工作時,若在電極b周圍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電極b周圍慢慢變紅
C.電池冷卻時,若該裝置正負極間接有電流表或檢流計,指針會發生偏轉
D.電池冷卻過程中發生的反應是:2Fe2++PANIO+2H+=2Fe3++ PAN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催化劑是化工技術的核心,絕大多數的化工生產需采用催化工藝。
Ⅰ.(1)催化劑的選擇性指在能發生多種反應的反應系統中,同一催化劑促進不同反應的程度的比較,實質上是反應系統中目的反應與副反應之間反應速度競爭的表現。如圖所示為一定條件下與
發生反應時,生成
、
或
的能量變化圖[反應物
和生成物
略去]。在有催化劑作用下,
與
反應主要生成____(選填“
或
或
”)。
(2)2007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善于做“表面文章”的德國科學家哈德·埃特爾,他的成就之一是證實了氣體在固體催化劑表面進行的反應,開創了表面化學的方法論。埃特爾研究的氮氣和氫氣分子在固體催化劑表面發生的部分變化過程如圖所示:
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___。
A.升高溫度可以提高一段時間內的生產效率
B.圖示中的②→③以及后面幾個過程均是放熱過程
C.此圖示中存在鍵斷裂和
鍵斷裂,以及
鍵的形成過程
②合成氨工業中,原料氣(、
及少量
、
的混合氣)在進入合成塔前常用
(醋酸二氨合亞銅,
代表醋酸根)溶液來吸收原料氣中的
,其反應是:
,生產中必須除去原料氣中
的原因是_________;
溶液吸收原料氣中的
的生產適宜條件應是____________。
Ⅱ.氮循環是指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環轉化過程,是生物圈內基本的物質循環之一,存在較多藍、綠藻類的酸性水體中存在如有圖所示的氮循環,請回答相關問題。
(3)硝化過程的方程式是
,恒溫時在亞硝酸菌的作用下發生該反應,能說明體系達到平衡狀態的是____(填標號)。
A.溶液的不再改變
B.的消耗速率和
的生成速率相等
C.溶液中、
、
的總物質的量保持不變
實驗測得在其它條件一定時,硝化反應的速率隨溫度變化曲線如下圖A所示,溫度高于35℃時反應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4)亞硝酸鹽含量過高對人和動植物都會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危害,因此要對亞硝酸鹽含量過高的廢水進行處理。處理亞硝酸鹽的方法之一是用次氯酸鈉將亞硝酸鹽氧化為硝酸鹽,反應方程式是。在25℃和35℃下,分別向
初始濃度為
的溶液中按不同的投料比
加入次氯酸鈉固體(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平衡時
的去除率和溫度、投料比的關系如上圖B所示,a、b、c、d四點
的轉化率由小到大的順序是______,35℃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
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于可逆反應:2SO2(g)+O2(g)2SO3(g),下列措施能使反應物中活化分子百分數、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常數都變化的是( )
A. 增大壓強 B. 升高溫度 C. 使用催化劑 D. 多充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定溫度下的定容密閉容器中,下列情況表明反應A(s)+2B(g)C(g)+D(g) 已達到反應限度的是
A. 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B. 有1mol C生成的同時有1mol D生成
C. 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保持不變D. 有1 mol A生成的同時有1mol C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條件下,在體積為10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 X和1mol Y進行反應:2X(g)+Y(g)Z(g),60s后反應達到平衡,生成Z的物質的量為0.3mol。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的平衡轉化率為40%
B.若將容器體積變為20L,則Z的平衡濃度小于原來的
C.若增大壓強,則Y的平衡轉化率減小
D.若升高溫度,X的體積分數增大,則該反應的Δ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