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聚合物的結構可知,為加聚反應,其單體中均含不飽和鍵,
(1)由氯乙烯發生加聚反應生成PVC;
(2)由乙烯、1,3-丁二烯、苯乙烯發生加聚反應生成ABS.
解答 解:由聚合物的結構可知,為加聚反應,其單體中均含不飽和鍵,故答案為:加聚;
(1)氯乙烯發生加聚反應生成聚氯乙烯,反應方程式為:nCH2=CHCl $\stackrel{一定條件}{→}$,
故答案為:nCH2=CHCl $\stackrel{一定條件}{→}$;
(2)由乙烯、1,3-丁二烯、苯乙烯發生加聚反應生成ABS,該反應為nCH2=CH2+nCH2=CH-CH=CH2+n$\stackrel{一定條件}{→}$
,
故答案為:nCH2=CH2+nCH2=CH-CH=CH2+n$\stackrel{一定條件}{→}$
.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為常見題型,注意把握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來解答,側重加聚反應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反應結束時溶液的pH=7 | |
B. | 反應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a+和Cl- | |
C. | 該反應的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水 | |
D. | 反應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價均無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裝置中,鹽橋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 |
B. | ![]() 裝置工作一段時間后,a極附近溶液的pH增大 | |
C. | ![]() 用裝置精煉銅時,c極為精銅,電解過程中CuSO4溶液沒有變化 | |
D. | ![]() 裝置中電子由Zn流向Fe,裝置中有Fe2+生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B. |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關于圖Ⅰ,已知C是氧氣,X、Y是化合物,則A是鈉,B是氫氣 | |
B. | 關于圖Ⅱ,已知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種元素,若甲為NaOH溶液,則丁可能是CO2 | |
C. | 關于圖Ⅲ,表示NaAlO2溶液逐滴加入到NaOH溶液中,n(Al(OH)3)和n(AlO2-)之間的關系圖象 | |
D. | 關于圖Ⅳ,表示各含0.1mol蘇打和NaOH混合液中逐滴加入含溶質0.2mol的鹽酸的關系圖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