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A、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為氯化鈉,最后所得固體為氯化鈉,根據鈉離子守恒由n(NaCl)=n(Na+),根據n=cV計算鈉離子的物質的量,再根據=m=nM計算氯化鈉的質量;
B、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不顯紅色,且無固體剩余物,最后為硫酸亞鐵溶液,根據硫酸根守恒可知n(FeSO4)=n(H2SO4),再根據n=cV計算硫酸的物質的量;
C、開始投入1molN2和3molH2,氮氣與氫氣按1:3反應二者轉化率相同,平衡時氮氣與氫氣物質的量濃度為1:3;
D、開始加入NaOH沒有沉淀和氣體產生,則一定有H+,后來有沉淀產生且最后消失,則一定沒有Mg2+、Fe3+,一定有Al3+;中間段沉淀的質量不變,應為NH4++OH-=NH3?H2O的反應,則有NH4+,根據電荷守恒可知一定有SO42-.
解答:解:A、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為氯化鈉,最后所得固體為氯化鈉,根據鈉離子守恒由n(NaCl)=n(Na+)=0.1L×1mol/L=0.1mol,故氯化鈉的質量為0.1mol×58.5g/mol=5.85g,故A錯誤;
B、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不顯紅色,且無固體剩余物,最后為硫酸亞鐵溶液,根據硫酸根守恒可知n(FeSO4)=n(H2SO4)=4.0mol/L×0.2L=0.8mol,故B正確;
C、開始投入1molN2和3molH2,氮氣與氫氣按1:3反應二者轉化率相同,平衡時氮氣與氫氣物質的量濃度為1:3,不可能相等,故C錯誤;
D、開始加入NaOH沒有沉淀和氣體產生,則一定有H+,后來有沉淀產生且最后消失,則一定沒有Mg2+、Fe3+,一定有Al3+;中間段沉淀的質量不變,應為NH4++OH-=NH3?H2O的反應,則有NH4+,根據電荷守恒可知一定有SO42-,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考查混合物的有關計算、離子反應、化學平衡有關計算等,綜合性較大,難度中等,A與B清楚反應過程是解答的關鍵,利用守恒進行解答,根據根據反應過程解答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