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指定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用FeCl3溶液腐蝕銅板:Fe3++Cu=Fe2++Cu2+
B. 向氨水中通入過量SO2:SO2+2NH3·H2O=2NH4++SO32-+H2O
C. 用MnO2與濃鹽酸反應制Cl2:MnO2+4HClMn2++2Cl-+Cl2↑+2H2O
D. 在強堿性溶液中次氯酸鈉與Fe(OH)3反應生成Na2FeO4:3ClO-+2Fe(OH)3+4OH-=2FeO43-+3Cl-+5H2O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下學期3月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機物中,對于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最多原子數的判斷正確的是
A. 丙烷最多有六個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
B. 甲苯最多有十二個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
C. 苯乙烯最多有十四個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
D. CH3-CH=CH-C≡C-CF3最多有十個原子處于同一平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1mol純凈的氨基甲酸銨(NH2COONH4)置于特制的真空密閉容器中(假設容器體積不變,固體試樣體積忽略不計),在恒定溫度下使其分解達到平衡:NH2COONH4 2NH3(g)+CO2(g)(s-固態,g-氣態)下列可以判斷該反應己經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A. 反應速率:v(正)=v(逆)=0 B. 有2molNH3生成
C. 氣體的總體積保持不變 D. CO2的質量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南通市高三高考全真模擬(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本生(Bunsen)熱化學循環吸收SO2工藝由下列三個反應組成:
2H2(g)+O2(g)=2H2O(l) △H1=-572kJ·mol-1
2HI(g)=H2(g)+I2(g) △H2=+10kJ·mol-1
2H2SO4(l)=2SO2(g)+2H2O(l)+O2(g) △H3=+462kJ·mol-1
則得
SO2(g)+I2(g)+2H2O(I)=2HI (g)+H2SO4(I) △H=_______ kJ·mol-1
(2)氧化鋅吸收法。配制ZnO懸濁液,在吸收塔中封閉循環脫硫。測得pH、吸收效率η隨時間t的變化如圖1所示;溶液中部分微粒與PH的關系如圖2所示。
①為提高SO2的吸收效率η,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懸濁液中ZnO的量、________________。
②圖1中的pH-t曲線ab段發生的主要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③pH=7時,溶液中 =________
(3)如圖3所示,利用惰性電解電解含SO2的煙氣回收S及H2SO4,以實現廢物利用。
①陰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
②每處理含19.2g SO2的煙氣,理論上回收S、H2SO4的物質的量分別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江蘇省南通市高三高考全真模擬(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有機物A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 有機物A與濃硫酸混合加熱,可以發生消去反應
B. 1 molA 與足量的H2發生加成反應,最多可以消耗4mol H2
C. 1 molA 與足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應,最多可以消耗4 mol NaOH
D. 有機物A 的同分異構體中能在稀硫酸存在下水解生成二苯酚的有6 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朝陽區高三第一次(3月)綜合練習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學生探究如下實驗(A):
實驗A | 條件 | 現象 |
加熱 | i.加熱后藍色褪去 ii.冷卻過程中,溶液恢復藍色 ⅲ.一段時間后,藍色重又褪去 |
(1)使淀粉變藍的物質是____。
(2)分析現象i、ii認為:在酸性條件下,加熱促進淀粉水解,冷卻后平衡逆向移動。
設計實驗如下,“現象a”證實該分析不合理:
“現象a”是____。
(3)再次分析:加熱后單質碘發生了變化,實驗如下:
I:取少量碘水,加熱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檢驗揮發出的物質,變藍。
Ⅱ: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卻過程中一直未變藍;加入稀H2SO4,瞬間變藍。
對步驟Ⅱ中稀H2SO4的作用,結合離子方程式,提出一種合理的解釋:______________。
(4)探究碘水褪色后溶液的成分:
實驗1:測得溶液的pH≈5
實驗2:取褪色后的溶液,完成如下實驗:
①產生黃色沉淀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
②Ag2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③依據上述實驗,推測濾液中含有的物質(或離子)可能是_________。
(5)結合化學反應速率解釋實驗A中現象i、現象iii藍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北京市朝陽區高三第一次(3月)綜合練習理綜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我國提取中草藥有效成分的常用溶劑有:水;或親水性溶劑(如乙醇,與水互溶);或親脂性溶劑(如乙醚,與水不互溶)。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及其團隊在提取青蒿素治療瘧疾過程中,記錄如下:青蒿素的水煎劑無效;乙醇提取物的效用為30%~40%;乙醚提取物的效用為95%。下列推測不合理的是
A. 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B. 青蒿素含有親脂的官能團
C. 在低溫下提取青蒿素,效果會更好 D. 乙二醇提取青蒿素的能力強于乙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省南陽市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3月)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據報道,德國科學家利用數億個鎳原子(28Ni)對數億個鉛原子(82Pb)連續轟擊數天后,制得一種新原子 (暫用X表示),它屬于一種新元素——第110號元素,這種新元素是有史以來制得的最重的元素,存在時間不到千分之一秒,經分析它屬于過渡元素,下列關于該元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這種原子()的中子數為169
B. 這種元素肯定是金屬元素
C. 這種元素屬于第6周期元素
D. 這種元素與鉛(82Pb)同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全國新課程高考仿真信息理綜(一)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常溫下,往某濃度的氯水中滴人Na2S03溶液的pH變化如圖所示,下列離子濃度的關系錯誤的是
A. a點:c(H+)>c(Cl-)>c(ClO-)
B. b點:l/2 c(Cl-)=c(SO42-)=0.005mol·L-1
C. 點:c(Na+)=2c(HSO3-)+2c(SO32-)
D. d 點:c(Na+)=c(Cl-)+c(HSO3-)+2c(SO32-)+2c(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