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I.反應方程式為:N2H4+2H2O2=N2+4H2O,計算1molN2H4反應放出的熱量,注明物質的聚集狀態與反應熱書寫熱化學方程式;
Ⅱ.(1)根據蓋斯定律,③-①×2可得②2CO(g)+O2(g)?2CO2(g),反應熱也進行相應計算;
(2)化學平衡常數是指: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到達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系數次冪之積與反應物的濃度系數次冪之積的比,固體、純液體不需要在化學平衡常數中寫出;
反應①的平衡常數K=2,由平衡常數表示可知,平衡時c(CO)=2c(CO2),根據碳元素守恒計算平衡時c(CO)、c(CO2),進而計算二氧化碳濃度變化量,轉化率=$\frac{濃度變化量}{起始濃度}$×100%;
(3)將上述平衡體系溫度升高時,再次達到平衡時體系中CO的濃度與CO2濃度的比值增大,說明平衡正向移動,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A.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縮小反應器體積,平衡不移動;
B.再通入CO2,二氧化碳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動;
C.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動;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
解答 解:I.反應方程式為:N2H4+2H2O2=N2+4H2O,0.8mol液態肼放出513.2KJ的熱量,則1mol液態肼放出的熱量為513.2kJ×$\frac{1mol}{0.8mol}$=641.5kJ,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N2H4(l)+2H2O2(l)=N2(g)+4H2O(g)△H=-641.5kJ/mol,
故答案為:N2H4(g)+2H2O2(l)=N2(g)+4H2O(g)△H=-641.5kJ/mol;
Ⅱ.(1)已知:①Fe(s)+CO2(g)?FeO(s)+CO(g)△H1=akJ•mol-1
②2CO(g)+O2(g)?2CO2(g)△H2
③2Fe(s)+O2(g)?2FeO(s)△H3=b kJ•mol-1
根據蓋斯定律,③-①×2可得②2CO(g)+O2(g)?2CO2(g),故△H2=(b-2a)kJ•mol-1,
故答案為:(b-2a)kJ•mol-1;
(2)①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數K=$\frac{c(CO)}{c(C{O}_{2})}$,反應①的平衡常數K=2,由平衡常數表示可知,平衡時c(CO)=2c(CO2),根據碳元素守恒,平衡時c(CO)+c(CO2)=$\frac{6mol}{2L}$=3mol/L,聯立可得:c(CO)=2mol/L,c(CO2)=1mol/L,二氧化碳轉化率=$\frac{3mol/L-1mol/L}{3mol/L}$×100%=66.7%,
故答案為:$\frac{c(CO)}{c(C{O}_{2})}$;66.7%;2mol/L;
(3)將上述平衡體系溫度升高時,再次達到平衡時體系中CO的濃度與CO2濃度的比值增大,說明平衡正向移動,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A.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縮小反應器體積,平衡不移動,FeO物質的量不變,故A錯誤;
B.再通入CO2,二氧化碳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FeO的物質的量增大,故B正確;
C.升高溫度,反應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動,FeO的物質的量增大,故C正確;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可以加快反應速率,但不影響平衡移動,FeO的物質的量不變,故D錯誤,
故選:BC.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與影響因素、反應熱計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等,(2)中注意對平衡常數的理解與靈活應用,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化學反應過程中,吸熱反應需不斷從外界獲得能量,放熱反應不需從外界獲得能量 | |
B. | 由C(石墨,S)═C(金剛石,S)△H=+1.9kJ•mol-1,可知金剛石比石墨穩定 | |
C. | 已知常溫常壓下:HCl(aq)+NaOH(aq)=NaCl(aq)+H2O(l)△H=-57.3 kJ•mol-1,則有: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114.6 kJ•mol-1 | |
D. | 已知:S(s)+O2(g)=SO2(g)△H1=-Q1 kJ•mol-1,S(g)+O2(g)=SO2(g)△H2=-Q2kJ•mol-1,則Q1<Q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2KOH(aq)+H2SO4(aq)═K2SO4(aq)+2H2O(1)△H=-114.6 kJ•mol-1此時中和熱△H=-114.6 kJ•mol-1 | |
B. | NaOH(aq)+HCl(aq)═NaCl(aq)+H2O(1)△H=+57.3 kJ•mol-1 | |
C. | H2SO4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H=-57.3 kJ•mol-1 | |
D. | 稀醋酸與稀NaOH溶液反應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熱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鍍鋅鐵皮的鍍層損壞后,鐵更容易腐蝕 | |
B. | 鍍錫鐵皮的鍍層損壞后,鐵更容易腐蝕 | |
C. | 金屬腐蝕就是金屬原子失去電子被還原的過程 | |
D. | 鋼鐵吸氧腐蝕時,負極反應式為:2H2O+O2+4e-═4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膠體粒子帶電荷并且在一定條件下能穩定存在 | |
B. | 膠體粒子不能穿過半透膜,能通過濾紙空隙 | |
C. | 膠體的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nm~100nm之間 | |
D. | 膠體粒子能夠發生布朗運動而且能產生丁達爾現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無色試液加入Na2CO3溶液產生白色沉淀,結論:試液中含Ca2+ | |
B. | 無色試液加入KOH溶液,加熱產生的氣體使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結論:試液中含NH4Cl | |
C. | 無色試液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結論:試液呈堿性 | |
D. | 無色試液焰色反應呈紫色,結論:試液是鉀鹽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酸 | 電離平衡常數K |
CH3COOH | 1.76×10-5 |
H2CO3 | K1=4.31×10-7 K2=5.61×10-11 |
H3PO4 | K1=7.52×10-3 K2=6.23×10-8 K3=2.20×10-13 |
沉淀物 | Fe(OH)3 | Fe(OH)2 | Cu(OH)2 |
開始沉淀pH | 2.7 | 7.6 | 4.7 |
完成沉淀pH | 3.2 | 9.7 | 6.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 L 1mol/L CH3COONa溶液中存在NA個CH3COO-離子 | |
B. | 在標準狀況下,22.4LSO3含有3NA個氧原子 | |
C. | 1 mol Cl2參加化學反應獲得的電子數都是2NA | |
D. | 1 mol NO2氣體降溫后顏色變淺,其所含的原子數仍為3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