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現取25.6gCu與200ml某濃度的濃HNO3反應,當銅完全溶解后,收集到產生的NO和NO2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共11.2L,則:
(1)NO2的體積為 __________ L。
(2)反應中消耗HNO3的物質的量為 ____________mol。
(3)將盛有NO和NO2混合氣體的容器倒扣在水中,容器內液面上升, 再通入標準狀況下一定體積的O2,恰好使氣體完全溶解,則通入O2的 體積是__________L。
(4)向溶液中加入500ml、4molL-1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轉化為沉淀,則原硝酸溶液的濃度為__________ molL-1。
【答案】 7.84 1.9 4.48 12.5
【解析】銅與濃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NO2和H2O,與稀硝酸反應酸性硝酸銅、NO和H2O,依據原子守恒和電子得失守恒結合有關的化學反應分析計算。
銅與濃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4HNO3(濃)=Cu(NO3)2+2NO2↑+2H2O,銅與稀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u+8HNO3(稀)=3Cu(NO3)2+NO↑+4H2O。設生成的NO的物質的量為xmol,NO2的物質的量為ymol,反應中銅失去的電子總數等于硝酸得到的電子總數則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1 4 2
0.5y 2y y
3Cu+8HNO3(稀)=3Cu(NO3)2+NO↑+4H2O
3 8 1
3x 8x x
x+y=0.5、3×x+y×1=25.6g/64g/mol×2
解得x=0.15mol y=0.35mol
(1)NO2的體積為:0.35mol×22.4mol/L=7.84L;(2)反應中消耗HNO3的物質的量為:2y+8x=2×0.35mol+8×0.15mol=1.9mol;(3)設需要氧氣的體積為V,由題意可知,兩個反應過程中硝酸根物質的量不變,銅失去的電子全部被氧氣得到,依據電子守恒規律得:
25.6g/64g/mol×2=V/22.4L/mol×4,解得:V=4.48L;(4)向溶液中加入500ml、4mol/L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轉化為沉淀,反應后的溶質為硝酸鈉,則硝酸鈉的物質的量為:0.5L×4mol/L=2mol,依據氮原子個數守恒得硝酸的物質的量=n(NaNO3)+n(NO2+NO)=2mol+0.5mol=2.5mol,硝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5mol÷0.2L=12.5mol/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劇烈碰撞時,安全氣囊中發生反應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產物比還原產物多1.75mol,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生成42.0LN2(標準狀況) B. 有0.250mol KNO3被氧化
C. 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2.5mol D. 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質的量為3.7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待測液中可能含有Ag+、Fe3+、K+、Ba2+、NH4+等離子,進行如下實驗:
①向該待測液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過濾,在濾液中加入過量的稀硫酸,又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過濾,取少量濾液,滴入2滴KSCN溶液,沒有明顯的現象出現。
④另取少量步驟③中的濾液,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堿性,加熱,可產生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的氣體。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
A. 待測液中一定存在Ba2+、Fe3+ B. 待測液中一定存在Ag+、Fe3+、NH4+
C. 待測液中一定不存在Ba2+ D. 待測液中無法確定的離子可用焰色反應檢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機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間(或原子與原子團間)的相互影響會導致物質化學性質的不同。下列各項的事實中,不能說明上述觀點的是
A. 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
B. 乙烯能使溴水褪色而乙烷不能
C. 甲苯比苯更容易發生硝化反應
D. 苯酚與溴水直接就可反應,而苯與溴反應則需要加鐵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組有機物①C7H8、C3H8O3 ②C3H6、C2H6O ③C2H2、C6H6 ④CH4O、C2H4O3。
(1)各組中的兩種物質無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總物質的量一定,則完全燃燒時生成水的質量和消耗O2的質量均不變的是第________組。
(2)各組中的兩種物質無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總質量一定,則完全燃燒時生成水和CO2的質量均不變的是第________組,符合此條件的有機物之間存在的關系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組中的兩種物質無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總質量一定,則完全燃燒時,僅生成水的質量不變的是第________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生產、生活、環境等息息相關,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雙氧水、高錳酸鉀溶液可以殺滅病毒,其消毒原理與二氧化硫漂白絲織物原理相同
B. 工業上生產玻璃、水泥、漂白粉及用鐵礦石冶煉鐵,均需要用石灰石為原料
C. 綠色化學的核心是應用化學原理對環境污染進行治理
D. 石油分餾、海水曬鹽、燃煤煙氣的脫硫、從菜籽中提取菜籽油等過程都是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從混合物中分離出其中的一種成分,所采取的分離方法正確的是 ( )
A. 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來
B. 水的沸點為100oC,酒精的沸點為78.5oC,所以可用加熱蒸餾方法,使含水的酒精變為無水酒精
C. 四氯化碳和水混合后,可用分液的方法來分離
D. NaCl溶解度隨溫度下降而減小,所以用冷卻法從熱的含少量KNO3的NaCl溶液中分離得到純凈的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氫氧燃料電池負極消耗1.12L氣體時,電路中轉移的電子數為0.1NA
B. 1L0.1 mol·L-1的Na2S溶液中,陰離子總數目大于0.1 NA
C. 64gCu和足量的硫粉加熱,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是2NA
D. 常溫常壓下,36g18O2中含中子數為16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過量,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CuI,溶液變為棕色。再向反應后的混合物中不斷通入SO2氣體,溶液逐漸變成無色。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上述實驗條件下,物質的氧化性:Cu2+>I2>SO2
B. 通入SO2時,SO2與I2反應,I2作還原劑
C. 通入SO2后溶液逐漸變成無色,體現了SO2的漂白性
D. 滴加KI溶液時,轉移2 mol e-時生成1 mol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