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合成流程可知,A為CH3CHO,B為鄰羥基苯甲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C,C為,C與CH3COCl發生取代反應生成D
,D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E
;
(1)A為CH3CHO,根據其結構簡式分析其含有的官能團;
(2)B為:,C為
,B→C為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
(3)根據有機物的化學式為CxHyOz,1mol該有機物消耗的氧氣的物質的量為(x+$\frac{y}{4}$-$\frac{z}{2}$)mol分析;
(4)B為鄰羥基苯甲酸,分子式為C7H7O,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有兩種,說明苯環上含有兩種氫,能發生顯色反應含有酚羥基、水解反應含有酯基;
(5)D中存在酯基,在堿液中可以發生水解反應,水解生成的羧基、酚羥基與NaOH發生中和反應,生成、CH3COONa、CH3OH;
(6)根據反應D→E是一個取代反應,E中帶“*”號的C原子來自D中的甲基①,則該取代反應的另一產物是CH3OH;
(7)、
可以先將苯甲酸中引入鹵素原子,生成酰鹵,酰鹵和酚取代可得產品
.
解答 解:由合成流程可知,A為CH3CHO,B為鄰羥基苯甲酸發生酯化反應生成C,C為,B→C為鄰羥基苯甲酸和甲醇的酯化反應,
+CH3OH$→_{△}^{濃硫酸}$
+H2O,C與CH3COCl發生取代反應生成D
,D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E
;
(1)A氧化生成乙酸,結合A的分子式可知A為CH3CHO,含有醛基,故答案為:醛基;
(2)B為:,C為
,B→C為鄰羥基苯甲酸和甲醇的酯化反應,
+CH3OH$→_{△}^{濃硫酸}$
+H2O,
所以由B生成C的反應類型為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
故答案為: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
(3)由C分子式C8H8O3,可知1 mol該化合物完全燃燒消耗氧氣的物質的量為(8+$\frac{8}{4}$-$\frac{3}{2}$)mol=8.5mol,故答案為:8.5;
(4)B為鄰羥基苯甲酸,分子式為C7H7O,苯環上的一氯代物有兩種,說明苯環上含有兩種氫,能發生顯色反應含有酚羥基、水解反應含有酯基,所以滿足條件的B的同分異構體為:,故答案為:
;
(5)D中存在酯基,在堿液中可以發生水解反應,水解生成的羧基、酚羥基與NaOH發生中和反應,生成、CH3COONa、CH3OH,反應方程式為:
,
故答案為:;
(6)E中帶“*”號的C原子來自D中的甲基①,所以反應D→E:$\stackrel{一定條件}{→}$
+CH3OH,
故答案為:CH3OH(或甲醇);
(7)結合信息RCOOH$\stackrel{PCl_{3}}{→}$RCOCl,可知、
可以先將苯甲酸中引入鹵素原子,生成酰鹵,酰鹵和酚取代可得產品
,所以該化合物的合成路線流程圖最后一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stackrel{催化劑}{→}$
+HCl,
故答案為:+
$\stackrel{催化劑}{→}$
+HCl.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合成,為高考常見的題型,注意把握合成流程中的反應條件、已知信息等推斷各物質,熟悉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中等,(5)D中存在酯基,在堿液中可以發生水解反應,水解生成的羧基、酚羥基與NaOH發生中和反應為解答易錯點.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CH3CH═CH2與HCl加成 | B. | CH3CH2CH2Cl在堿性溶液中水解 | ||
C. | CH3CH2OH與濃H2SO4混合加熱 | D. | CH3CHBrCH2CH3與NaOH醇溶液共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1 mol/L NaAlO2溶液中:H+、Na+、Cl-、SO3- | |
B. | 無色溶液中:K+、Ca2+、Cl-、NO3- | |
C. | 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中:Na+、Cu2+、HCO3-、NO3- | |
D. | 使石蕊變紅的溶液中:H+、Na+、Fe2+、Mn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該溫度下NaHSO3 的水解平衡常數Kh=1×10-2 | |
B. | 若向NaHSO3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則溶液中$\frac{c{(H}_{2}{SO}_{3})}{c(HS{O}_{3}^{-})}$ 將減小 | |
C. | 略微升高溫度 Ka(H2SO3)和 Kh(NaHSO3)均增大 | |
D. | NaHSO3溶液中:c(H+)<c(S${O}_{3}^{2-}$)+c(HSO${\;}_{3}^{-}$)+c(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 | B. | ①②⑤ | C. | ①②⑤⑥ | D. | ③④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蔗糖中加入濃硫酸后出現發黑現象,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 |
B. | 反應CuSO4+H2S=CuS↓+H2SO4,說明硫化銅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 |
C. | 常溫下濃硫酸、濃硝酸可以用鋁罐儲存,說明濃硫酸、濃硝酸與鋁不反應 | |
D. | 漂白粉長期放置在空氣中會失效,說明其主要成分與空氣中的某成分發生了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溶液的pH大小順序是③>①>② | |
B. | 分別向其中逐滴滴入相同濃度的鹽酸至中性,消耗鹽酸最少的是② | |
C. | 分別稀釋相同倍數后,pH變化最大的是② | |
D. | 分別加入25mL 0.1 mol•L-1鹽酸后,pH最大的是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