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W、X、Y、Z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依次增大。W、Z同主族,X、Y、Z同周期,其中只有X為金屬元素。下列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
A. 原子半徑:X>Y>Z>W
B. W的含氧酸的酸性比Z的含氧酸的酸性強
C. W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小于Y的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D. 若W與X原子序數差為5,則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X3W2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吉林省高三上第二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于反應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硫酸銅作氧化劑
B.SO42-既不是氧化產物又不是還原產物
C.被氧化的硫與被還原的硫的質量比為3∶7
D.1 mol硫酸銅可以氧化 mol的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吉林省高三上第二次模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定溫度、壓強下,一定數量的任何物質的體積由微粒間的平均距離所決定
B.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
C.根據化合物中含氫數目的多少,把化合物分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D.強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一定強于弱電解質溶液的導電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東省山一高三上第二次統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簡答題
X、Y、Z、L、M五種元素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X、Y、Z、L是組成蛋白質的基礎元素,M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L的常見原子組成符號為 ;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 ;五種元素的原子半徑從大到小的順序是 (用具體元素符號表示)。
(2)Z、X兩元素按原子數目比l∶3和2∶4構成分子A和B,A的電子式為 ,B的結構式為 。Z和L也能組成原子數目比2∶4的分子C, 已知1 mol 液態C和液態B燃燒時生成無毒無害物質,并釋放524.5 kJ的熱量,試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3)硒(Se)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與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兩個電子層,則Se的原子序數為 ,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化學式為 。該族2 ~ 5周期元素單質分別與H2反應生成l mol氣態氫化物的反應熱如下,表示生成1 mol硒化氫反應熱的是 (填字母代號)。
A.+99.7 kJ·mol-1 | B.+29.7 kJ·mol-1 | C.-20.6 kJ·mol-1 | D.-241.8 kJ·mol-1 |
(4)用M單質作陽極,石墨作陰極,NaHCO3溶液作電解液進行電解,生成難溶物R。寫出陽極生成R的電極反應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東省山一高三上第二次統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通風廚中進行下列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步驟 | |||
現象 | Fe表面產生大量無色氣泡,液面上方變為紅棕色 | Fe表面產生少量紅棕色氣泡后,迅速停止 | Fe、Cu接觸后,其表面均產生紅棕色氣泡 |
A.I中氣體由無色變為紅棕色的化學方程式:2NO+O2===2NO2
B.II中的現象說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進一步反應
C.對比I、II中的現象,說明稀HNO3的氧化性強于濃HNO3
D.針對III中的現象,在Fe、Cu之間連接電流計,可判斷Fe是否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7屆廣東省山一高三上第二次統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變化的實質相似的是( )
① 濃硫酸能在白紙上寫字,氫氟酸能在玻璃上刻字
② 二氧化硫和氯氣均能使品紅溶液褪色
③ 二氧化硫能使高錳酸鉀溶液、溴水褪色
④ 氨氣和碘化氫氣體均不能用濃硫酸干燥
⑤ 常溫下濃硫酸可用鐵容器存放、加熱條件下濃硫酸能與木炭反應
⑥ 濃硫酸和濃鹽酸在空氣中敞口放置時濃度均減小
A.只有②③④ B.只有③⑤ C.只有③④⑥ D.全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為了控制溫度可以用水浴加熱 | |
B. | 長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 |
C. | 加入過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轉化率 | |
D. | 提純乙酸丁酯可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洗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