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一定溫度下的定容容器中,當下列物理量不再發生變化時,不能表明可逆反應: A(s)+2B(g) C(g)+D(g) +Q已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
A.混合氣體的密度B.混合氣體的壓強
C.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D.反應放出的熱量
【答案】B
【解析】
可逆反應A(s)+2B(g) C(g)+D(g)達到平衡狀態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各物質的濃度、百分含量不變,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發生變化,注意該反應中A為固態,且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據此解答。
A. 該容器的體積保持不變,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知,反應前后混合氣體的質量會發生變化,所以容器內氣體的密度是變化的量,當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再發生變化時,能表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A項不選;
B. 該反應是反應前后氣體物質的量不變的反應,容器中的壓強始終不發生變化,所以混合氣體的壓強不變,不能證明反應達到了平衡狀態,B項選
C. 該反應前后氣體的總物質的量不變,而氣體的質量發生變化,則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是變化的量,當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時,能表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C項不選;
D. 該反應為放熱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不斷放出熱量,當反應放出的熱量不變時,能表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D項不選;
答案選B。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H2O2、KMnO4、NaClO、K2Cr2O7均具有強氧化性。將溶液中的Cu2+、Fe2+、Fe3+沉淀為氫氧化物,需溶液的pH分別為6.4、9.6、3.7。現有含FeCl2雜質的氯化銅晶體(CuCl2·2H2O),為制取純凈的CuCl2·2H2O,首先將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圖示步驟進行提純: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最適合的氧化劑X是___(填序號)。
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2)物質Y是____。
(3)本實驗用加堿沉淀法能不能達到目的?___,原因是___。
(4)除去Fe3+的有關離子方程式是____。
(5)加氧化劑的目的是____。
(6)最后能不能直接蒸發結晶得到CuCl2·2H2O晶體___,應如何操作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草酸亞鐵(FeC2O4)可作為生產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原料,受熱容易分解,為探究草酸亞鐵的熱分解產物,按下面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中觀察到裝置B、F中石灰水變渾濁,E中固體變為紅色,則證明分解產物中有CO2和CO
B.反應結束后,取A中固體溶于稀硫酸,向其中滴加1~2滴KSCN溶液,溶液無顏色變化,證明分解產物中不含Fe2O3
C.裝置C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氣中的CO2
D.反應結束后,應熄滅A,E處酒精燈后,持續通入N2直至溫度恢復至室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圖示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圖甲表示CH4 (g)+2O2 (g)=CO2 (g)+2H2O(1)的能量變化
B. 圖乙表示壓強對2A(g)+2B(g)3C(g)+D(g)的影響,且壓強:P甲>P乙
C. 圖丙表示溫度對N2 (g)+3H2(g)NH3 (g) △H<0的影響
D. 圖丁表示N2 (g)+3H2(g)2NH3 (g)平衡時NH3體積分數隨起始n(N2)/n(H2)的變化,則轉化率:αA(H2)=αB(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地下鋼鐵管道用導線連接銅塊可以減緩管道的腐蝕
B.反應的熵變
C.常溫下,,
的含
溶液中,
D.時,
的
溶液與等濃度的
溶液的導電能力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某難溶電解質AnBm的飽和溶液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加同溫度的水,其溶度積減小、溶解度增大
B. 升高溫度,它的溶解度和溶度積都增大
C. 飽和溶液中c(Am+)=c(Bn﹣)
D. 加同溫度的水,其溶度積、溶解度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種釕(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原理及電池中發生的主要反應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X極為電池的負極 B. 電池工作時,光能轉變為電能
C. 電池工作時,Y極上發生還原反應 D. 電池的電解質溶液中I-和I3-的濃度不斷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有關外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影響的圖像,其中圖像和實驗結論表達均正確的是( )
A.①是其他條件一定時,反應速率隨溫度變化的圖像,則逆反應ΔH>0
B.②是在平衡體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體后,化學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C.③是在有無催化劑存在條件下,建立平衡過程的圖像,a是使用催化劑時的曲線
D.④是一定條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恒容密閉容器中逐漸加入B,達平衡時A的轉化率的圖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測定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W(Na2CO3),稱取此混合物5.0g,溶于水中,配成250 mL溶液。
方案一:沉淀法。利用化學反應把HCO3—、CO32—完全轉化為沉淀,稱量干燥沉淀的質量,由此計算混合物中ω(Na2CO3)。
(1)量取100 mL配制好的溶液于燒杯中,滴加足量沉淀劑,把溶液中HCO3—、CO32—完全轉化為沉淀,應選用的試劑是 (填編號)。
A.CaCl2溶液 B.MgSO4溶液 C.NaCl溶液 D.Ba(OH)2溶液
(2)過濾,提取沉淀,則過濾操作所需要的玻璃儀器除燒杯外,還有 。
(3)將沉淀洗滌,并充分干燥,稱量沉淀的質量為mg,由此可以計算(Na2CO3)。如果此步中,沉淀未干燥充分就稱量,則測得ω(Na2CO3) (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方案二:量氣法。量取10.00 mL配制好的溶液與足量稀硫酸溶液反應,測定生成氣體在通常狀況(約20℃、1.01×105 Pa)的體積,由此計算混合物中W(Na2CO3)。
(1)裝置中導管a的作用是 。若撤去導管a,使測得氣體體積 (“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2)反應結束后,為了準確地測量氣體體積,量氣管在讀數時應注意:
① ,② ,
③眼睛視線與液面最低處相平。
(3)實驗前后堿式滴定管中液面讀數分別為V1 mL、V2 mL。則產生CO2的體積為 ml。
方案三:滴定法。量取25.00 mL配制好的溶液加入錐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試劑,搖勻,用0.2000 mol/L的鹽酸滴定到終點(已知終點時反應H++CO32—=HCO3—恰好完全)。重復此操作2次,消耗鹽酸的體積平均值為20.00 mL。
(1)量取25.00 mL配制好的溶液,應選擇 儀器來完成。
(2)判斷滴定終點的依據是 。
(3)此法測得ω(Na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