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葡萄糖能發生水解反應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 |
B. | 氨基乙酸、氯乙烯、乙二醇均可發生聚合反應 | |
C. | 實驗室用溴乙烷在濃硫酸、170℃條件下制備乙烯 | |
D. | 苯酚能跟碳酸鈉溶液反應,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強 |
分析 A.葡萄糖不能發生水解;
B.氨基乙酸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乙二醇中含有羥基,均可與一些物質反應脫去H2O,氯乙烯含有碳碳雙鍵,可發生加聚反應;
C.溴乙烷在氫氧化鈉、乙醇溶液中發生消去反應;
D.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解答 解:A.葡萄糖為單糖,不能發生水解,而在酒曲酶的作用下反應生成乙醇,故A錯誤;
B.氨基乙酸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乙二醇中含有羥基,均可與一些物質反應脫去H2O,氯乙烯含有碳碳雙鍵,可發生加聚反應,故B正確;
C.乙醇在濃硫酸、170℃條件下制備乙烯,而溴乙烷在氫氧化鈉、乙醇溶液中發生消去反應,故C錯誤;
D.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苯酚能跟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和苯酚鈉,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有機物的結構和化學性質、有機反應類型、化學實驗方案的評價,為高頻考點,涉及葡萄糖、苯酚、溴乙烷等物質的性質、消去反應的條件、乙烯的制備等,把握反應原理及反應條件為解答的關鍵,側重有機物性質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Na+、K+、HCO3-、NO3- | |
B. | 中性溶液中:K+、Cl-、SO42-、Al3+ | |
C. | 加Al粉產生H2溶液中:SO42-、K+、Cu2+、Cl- | |
D. | pH=1的溶液中:NH4+、Na+、Fe3+、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氧化還原反應一定有單質參與 | |
B. | 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是電子轉移 | |
C. | 有元素化合價升降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 |
D. | 氧化劑在反應中化合價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2O和H2O+互為同分異構體 | B. | H2O+有較強的氧化性 | ||
C. | 水分子形成的“網”是一種新化合物 | D. | H2O(s)→H2O(l)→H2O(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極為負極 | |
B. | a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NH3+3O2--6e-═N2+3H2O | |
C. | 反應消耗的NH3與O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4:5 | |
D. | 該傳感器在工作過程中KOH的物質的量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西省高二上第一次月考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溫度為T時,向 2.0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 mol PCl5,反應PCl5(g) PCl3(g)+Cl2(g)經過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反應過程中測定的部分數據見下表:
t / s | 0 | 50 | 150 | 250 | 350 |
n | 0 | 0.16 | 0.19 | 0.20 | 0.20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3)=0.0032mol·L-1·s-1
B.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平衡時c(PCl3)=0.11mol·L-1,則反應的△H<0
C.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反應達到平衡前v(正)>v(逆)
D.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和2.0molCl2,達到平衡時,PCl3的轉化率小于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