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下列裝置(鐵架臺等支撐儀器略)探究氧化鐵與乙醇的反應[Cu(OH)2懸濁液用于檢驗反應產物]。
(1)組裝好儀器后必須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快速得到乙醇氣體,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實驗時小試管中的溶液已經開始發生倒吸,應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填字母)。
A.取下小試管 B.移去酒精燈 C.將導管從乳膠管中取下 D.以上都可以
(3)乙醇被氧化的產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寫結構式)。
(4)若M的成分為FexOy,用CO還原法定量測定其化學組成。稱取a g M樣品進行定量測定,實驗裝置和步驟如下:
①組裝儀器 ②點燃酒精燈 ③加入試劑 ④打開分液漏斗活塞 ⑤檢查氣密性 ⑥停止加熱 ⑦關閉分液漏斗活塞 ⑧稱重
ⅰ.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
a.①⑤④③②⑥⑦⑧ b.①③⑤④②⑦⑥⑧
c.①⑤③④②⑥⑦⑧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ⅱ.尾氣處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若測得堿石灰增重b g,則x:y=______(用含有a、b的代數式表示)。
【答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水浴加熱或對燒杯進行加熱 c C 用氣球收集或直接點燃
【解析】
(1)依據裝置圖分析可知反應過程需要在氣密性好的裝置中進行;
(2)依據圖1裝置分析可知,乙醇易揮發,可以對燒杯加熱或燒杯中加入熱水;阻止倒吸的操作是迅速拆下導氣管;
(3)依據反應現象可知,乙醇蒸氣在氧化鐵做催化劑作用下生成乙醛;
(4)ⅰ. 依據反應原理和實驗目可知實驗步驟為組裝裝置,檢驗裝置氣密性,加入試劑,先加入水把一氧化碳趕入后續裝置,點燃酒精燈加熱玻璃管,反應結束后停止加熱,關閉分液漏斗活塞,玻璃管稱量剩余固體,依據質量變化計算鐵元素和氧元素物質的量之比;
ⅱ.一氧化碳屬于不成鹽氧化物,最后的尾氣可以采用點燃或用氣囊收集的方法處理;鐵的氧化物中減少的質量為氧元素的質量,堿石灰增加的質量為二氧化碳的質量。
(1)依據裝置圖分析可知反應過程需要在氣密性好的裝置中進行,則實驗前需要檢驗裝置氣密性, 故答案為:檢驗裝置氣密性;
(2)依據圖1裝置分析可知,乙醇易揮發,可以對燒杯加熱或燒杯中加入熱水;阻止倒吸的操作是迅速拆下導氣管,故答案為:在燒杯中加入熱水(對燒杯加熱);c;
(3)依據反應現象可知,乙醇蒸氣在氧化鐵做催化劑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的結構式為,故答案為:
;
(4)ⅰ.依據反應原理和實驗目可知實驗步驟為組裝裝置,檢驗裝置氣密性,加入試劑,先加入水把一氧化碳趕入后續裝置,點燃酒精燈加熱玻璃管,反應結束后停止加熱,關閉分液漏斗活塞,玻璃管稱量剩余固體,依據質量變化計算鐵元素和氧元素物質的量之比,所以選c,故答案為:c;
ⅱ.一氧化碳屬于不成鹽氧化物,最后的尾氣可以采用點燃或用氣囊收集的方法處理;堿石灰增加的質量為二氧化碳的質量,其中一半的氧來自與金屬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bg,鐵的質量為(a-
b)g,依據元素物質的量計算得到比值,n(Fe):n(O)=
:
=
,故答案為:用氣球收集或直接點燃;
。
【點晴】
依據實驗結果,鐵的氧化物中減少的質量為氧元素的質量,堿石灰增加的質量為二氧化碳的質量是解題關鍵。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銅和硫的化合物在化工、醫藥材料等領域具有廣泛的用途。回答下列問題:
(1)原子軌道是指電子在原子核外的___________,基態S原子的原子軌道數是____個。
(2)基態Cu原子中,核外電子占據的原子軌道為球形的最高能級符號是______,占據該能級的電子數為__________。
(3)Cl、S、Se在元素周期表中處于相鄰的位置,其第一電離能的大小順序為_______。
(4)下圖是含元素Cu、S的有機物的結構簡式:
①該有機化合物結構中含有的化學鍵類型是_______(填“共價鍵““離子鍵”或“共價鍵、離子鍵”)、配位鍵,其中1個該有機物分子中配位鍵數為_____個,這些配位鍵中提供孤電子對的元素是__________。
②S原子的雜化方式為_______、帶*N原子的雜化方式為_______。
(5)下圖是Cu-Au合金的一種立方晶體結構:
已知該合金的密度分d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為NA,若Au原子的半徑為bpm(lpm=10-10cm),則銅原子的半徑為______cm(寫出計算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兩種氣態烴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時1 L該混合烴與9 L氧氣混合,充分燃燒后恢復到原狀態,所得氣體體積仍是10 L。下列各組混合烴中不符合此條件的是 ( )
A.CH4 C2H4B.CH4 C3H4C.C2H4 C3H4D.C2H2 C3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表存在著內在聯系。根據所學物質結構知識,請回答下 列問題:
(1)蘇丹紅顏色鮮艷、價格低廉,常被一些企業非法作為食品和化妝品等的染色劑,嚴 重危害人們健康。蘇丹紅常見有Ⅰ、Ⅱ、Ⅲ、Ⅳ4 種類型,蘇丹紅Ⅰ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
蘇丹紅Ⅰ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微溶于乙醇,有人把羥基取代在對位形成如圖所示的結構:
則其在水中的溶解度會_____(填“增大”或“減小”),原因是_____。
(2)已知 Ti3+可形成配位數為6,顏色不同的兩種配合物晶體,一種為紫色,另一種為綠色。兩種晶體的組成皆為 TiCl3·6H2O。為測定這兩種晶體的化學式,設計了如下實驗:a.分別取等質量的兩種配合物晶體的樣品配成待測溶液;b.分別往待測溶液中滴入 AgNO3 溶液,均產生白色沉淀;c.沉淀完全后分別過濾得兩份沉淀,經洗滌干燥后稱量,發現原綠色晶體的水溶液得到的白色沉淀質量為原紫色晶體的水溶液得到的沉淀質量的2/3。則綠色晶體配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由 Cl-所形成的化學鍵類型是_______。
(3)如圖中A、B、C、D四條曲線分別表示第ⅣA、ⅤA、ⅥA、ⅦA族元素的氫化物的沸點,其中表示ⅦA族元素氫化物沸點的曲線是_____;表示ⅣA族元素氫化物沸點的曲線是_____;同一族中第3、4、5周期元素的氫化物沸點依次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A、B、C曲線中第二周期元素的氫化物的沸點顯著高于第三周期元素的氫化物的沸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肉桂酸是合成香料、化妝品、醫藥、漿料和感光樹脂等的重要原料,其結構簡式是。
I.寫出肉桂酸的反式結構: __________。
II.實驗室可用下列反應制取肉桂酸。
已知藥品的相關數據如下:
苯甲醛 | 乙酸酐 | 肉桂酸 | 乙酸 | |
溶解度(25℃,g/100g 水) | 0.3 | 遇水水解 | 0.04 | 互溶 |
相對分子質量 | 106 | 102 | 148 | 60 |
實驗步驟如下:
第一步合成:向燒瓶中依次加入研細的無水醋酸鈉、5.3g 苯甲醛和6.0g乙酸酐,振蕩使之混合均勻。在150~ 170℃加熱1小時,保持微沸狀態。第二步粗品精制:將上述反應后得到的混合物趁熱倒入圓底燒瓶中,并進行下列操作: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檢驗粗產品中含有苯甲醛的實驗方案是:取粗產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滴入NaOH溶液,將溶液調至堿性, _________。
(2)步驟①中肉桂酸與Na2C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3)若最后得到4.81g純凈的肉桂酸,則該反應中肉桂酸的產率是_________。
(4)符合下列條件的肉桂酸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____種。
i.苯環上含有三個取代基;
ii.該同分異構體遇FeCl3顯色且能發生銀鏡反應。
寫出其中任意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維生素B3可以維持身體皮膚的正常功能,而且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其分子中六元環的結構與苯環相似。下列有關維生素B分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A.所有的碳原子均處于同一平面B.與硝基苯互為同分異構體
C.六元環上的一氯代物有4種D.1mol該分子能和4mol H2發生加成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HA的酸性強于HB的酸性。25℃時,用NaOH固體分別改變物質的量濃度均為0.1molL-l的HA溶液和HB溶液的pH(溶液的體積變化忽略不計),溶液中A-、B-的物質的量濃度的負對數與溶液的pH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曲線I表示溶液的pH與-lgc(B-)的變化關系
B.
C.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M>N
D.N點對應的溶液中c(Na+)>Q點對應的溶液中c(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都屬于醇類,但不是同系物的是( )
A.C2H5OH和CH3—O—CH3
B.和
C.CH3CH2OH和CH2=CHCH2OH
D.CH2OHCH2OH和CH3CHOH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高氯酸銨(NH4ClO4)為白色晶體,具有不穩定性,在400℃時開始分解產生多種氣體,常用于生產火箭推進劑。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利用下列裝置對NH4ClO4的分解產物進行探究。(假設裝置內試劑均足量,部分夾持裝置已省略)。
(1)在實驗過程中發現C中銅粉由紅色變為黑色,說明分解產物中有__(填化學式)。
(2)實驗完畢后,取D中硬質玻璃管中的固體物質于試管中,滴加蒸餾水,產生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的氣體,產生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
(3)通過上述實驗現象的分析,某同學認為產物中還應有H2O,可能有Cl2。該同學認為可能有Cl2存在的理由是__。
(4)為了證明H2O和Cl2的存在,選擇上述部分裝置和下列提供的裝置進行實驗:
①按氣流從左至右,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__→__→__。
②F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
(5)實驗結論:NH4ClO4分解時產生了上述幾種物質,則高氯酸銨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6)在實驗過程中儀器E中裝有堿石灰的目的__;實驗結束后,某同學擬通過稱量D中鎂粉質量的變化,計算高氯酸銨的分解率,會造成計算結果__(填“偏大”“偏小”或“無法判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