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題中各物質轉化關系,對照各物質中官能團的變化及碳鏈結構的變化分析,
(1)比較B、D兩種物質的結構及它們之間兩步反應的條件可知C的結構簡式;I中的羥基和鄰位碳上的氧原子脫去一分子水得艾多昔芬;
(2)比較F和H兩種物質的結構簡式可知G的結構簡式為,進而可以寫出化學方程式;
(3)根據①能發生銀鏡反應,說明有醛基;②分子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中有4個峰;③能發生水解反應且產物之一遇FeCl3溶液能發生顯色反應,說明水解產物之一有酚羥基,據此寫同分異構體;
(4)以甲苯和SOCl2反應類似于A→B的反應,發生取代反應生成,
與甲苯發生取代反應得
,
再與CH3CH2MgBr發生題中D+H→I的反應,然后再脫水形成碳碳雙鍵;
解答 解:(1)比較B、D兩種物質的結構及它們之間兩步反應的條件可知,B→C的反應為B中的氯原子與碘苯中碘的對位氫原子結合,而被碘苯基團取代,所以C的結構簡式為,I中的羥基和鄰位碳上的氧原子脫去一分子水得艾多昔芬,所以艾多昔芬的結構簡式為
,
故答案為:;
;
根據I的結構簡式可知,I中含有羥基和醚鍵,
故答案為:羥基、醚鍵;
(2)比較F和H兩種物質的結構簡式可知G的結構簡式為,所以F→G的化學方程式為
+HBr,
故答案為:+HBr;
(3)根據①能發生銀鏡反應,說明有醛基;②分子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中有4個峰;③能發生水解反應且產物之一遇FeCl3溶液能發生顯色反應,說明水解產物之一有酚羥基,符合這些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是,
故答案為:;
(4)以甲苯和SOCl2反應類似于A→B的反應,發生取代反應生成,
與甲苯發生取代反應得
,
再與CH3CH2MgBr發生題中D+H→I的反應,得到產物為
,
脫水形成碳碳雙鍵得到產物為
,
故答案為:;
;
.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有機物之間的相互轉化和有機物的性質,難度中等,答題時注意有機官能團性質的靈活應用以及和題信息相結合進行物質推斷,本題的難點是第(5)問,綜合性較強,對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較高.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C(s,石墨)→C(s,金剛石)-1.9 kJ,可知:石墨比金剛石更穩定 | |
B. | 等質量的硫蒸氣和硫固體分別完全燃燒,后者放出的熱量更多 | |
C. | 由H+(aq)+OH-(aq)→H2O(l)+57.3 kJ,可知:含1 mol CH3COOH的溶液與含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熱量等于57.3 kJ | |
D. | 2 g 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水放出285.8 kJ熱量,則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H2(g)+O2(g)→2H2O(l)+285.8 k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正反應的活化能比逆反應的活化能大234kJ•mol-1 | |
B. | NO3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 |
C. | 化學反應速率v(NO2)=2v(CO) | |
D. | 過程1和過程2均為放熱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烯(乙醇) | B. | 順丁橡膠(石油裂解氣) | ||
C. | 碘(海帶) | D. | 溴(海水曬鹽后的余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Na3PO4 | B. | Na4P2O7 | ||
C. | Na4P2O7 和Na5P3O10 | D. | Na3PO4、Na4P2O7和Na5P3O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礦物油和植物油都可以通過石油分餾來獲取 | |
B. | 硫酸亞鐵可作補血劑組成成分 | |
C. | 蛋白質的水解產物都是α-氨基酸 | |
D. | 造成PM2.5的直接原因是土壤沙漠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c兩點氣體的顏色:a淺,c深 | |
B. | a、c兩點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a>c | |
C. | b、c兩點的平衡常數:Kb=Kc | |
D. | 狀態a通過升高溫度可變成狀態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化合物的化學式是Y4Ba4Cu3O12 | B. | 該化合物的化學式是YBaCu3O6 | ||
C. | 該化合物的化學式是Y2BaCu3O6 | D. | 該化合物的化學式是YBa2Cu3O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