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二者都能與Br2發生反應,等物質的量A和B最多消耗的Br2的比例為2:3 | |
B. | 都屬于芳香族化合物,都能和NaHCO3溶液反應 | |
C. | 兩種分子中都有一個手性碳原子 | |
D. | 等物質的量A和B最多消耗的氫氧化鈉質量比為1:1 |
分析 有機物A含有酚羥基,可發生取代、氧化和顯色反應,含有酯基,可發生水解反應,含有羧基,可發生中和、酯化反應,含有碳碳雙鍵,可發生加成、氧化反應,有機物B含有酚羥基,可發生取代、氧化和顯色反應,含有羥基,可發生取代、氧化反應,含有C=O,可發生加成反應,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 解:A.有機物A含有酚羥基,鄰位和對應的H可被取代,含有碳碳雙鍵,可發生加成反應,則1molA能與3molBr2發生反應,有機物B含有2個酚羥基,共有2個H原子可被取代,則1molB可與2molBr2發生反應,等物質的量A和B最多消耗的Br2的比例為3:2,故A錯誤;
B.A中含-COOH,B中不含,則B不能和NaHCO3溶液反應,故B錯誤;
C.A中連接甲基的為手性碳原子,B中連接羥基和苯環的為手性碳原子,故C正確;
D.A中含有酚羥基、酯基和羧基,1molA可與3molNaOH反應,B中含有3個酚羥基,則B可與3molNaOH反應,等物質的量A和B最多消耗的氫氧化鈉質量比為1:1,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為高考常見題型,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熟悉有機物的官能團與物質性質的關系來解答,把握苯酚、烯烴、酸的性質是解答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合物 | B. | 氧化物 | C. | 醋酸鹽 | D. | 鈉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中包含溶解、過濾、升華等步驟 | |
B. | 加入過量的氯水將I-全部氧化成I2 | |
C. | 可以用CCl4直接將海帶中的碘元素萃取出來 | |
D. | 將海帶灼燒的目的是除掉其中的有機物,將碘元素轉化為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紅外光譜儀、核磁共振儀、質譜儀都可用于有機化合物結構的分析 | |
B. | 石油分餾可獲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 | |
C. | 通過煤的直接或間接液化,可以獲得燃料油及多種化工原料 | |
D. | 維勒用無機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無機物與有機物的界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K+、Ca2+、HCO3-、Cl- | B. | Cu2+、Na+、NO3-、Cl- | ||
C. | Na+、K+、Mg2+、SO42- | D. | Mg2+、Fe3+、Cl-、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氨水電離方程式為:NH3•H2O=NH4++OH- | |
B. | 溶液中有:c(NH4+)+c(H+)=c(OH-) | |
C. | 溶液中:c(NH3•H2O)=0.1mol/L | |
D. | 加入少量NaOH固體,溶液中堿性增強,c(H+)•c(OH-)的乘積將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