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可用水來鑒別苯和CCl4 | |
B. | 煤的干餾屬于化學變化,硝化反應、酯化反應、皂化反應都屬于取代反應 | |
C. | CH2Cl2有兩種同分異構體 | |
D. | 高溫加熱能殺死病毒是因為構成病毒的蛋白質受熱變性 |
分析 A.與水混合均分層,但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
B.煤的干餾為煤在隔絕空氣下發生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硝化反應中烴基被硝基取代、酯化反應中-OH或-COOH反應、皂化反應中-COOC-斷裂;
C.甲烷為正四面體結構,二鹵代烴只有一種;
D.高溫下蛋白質發生變性.
解答 解:A.與水混合均分層,但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現象不同,則可用水來鑒別苯和CCl4,故A正確;
B.煤的干餾為煤在隔絕空氣下發生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為化學變化;硝化反應中烴基被硝基取代、酯化反應中-OH或-COOH反應、皂化反應中-COOC-斷裂,均為取代反應,故B正確;
C.甲烷為正四面體結構,二鹵代烴只有一種,則CH2Cl2不存在兩種同分異構體,故C錯誤;
D.高溫下蛋白質發生變性,則高溫加熱能殺死病毒是因為構成病毒的蛋白質受熱變性,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有機物的結構、官能團與性質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機物的鑒別及有機反應,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推廣使用燃煤脫硫技術,防治SO2污染 | |
B. | 實施綠化工程,防治揚塵污染 | |
C. | 研制開發燃料電池汽車,消除機動車尾氣污染 | |
D. | 加大石油、煤炭的開采速度,增加化石原料供應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O2氧化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劑2SO2(g)+O2(g)?2SO3(g) | |
B. | 500℃左右的溫度比室溫更有利于合成氨反應N2(g)+3H2(g)?2NH3(g)△H<0 | |
C. | H2、I2、HI平衡混合氣體加壓后顏色加深H2(g)+I2(g)?2HI(g) | |
D. | 實驗室采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Cl2+H2O?H++Cl-+HCl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編號 | 操作 | 現象等 |
Ⅰ | 先向2mL 0.1mol/L FeC1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新制氯水 | ①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無明顯變化;滴加新制氯水后,溶液變變成紅色 ②FeC12溶液與新制氯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Fe2++Cl2═2Fe3++2Cl- |
Ⅱ | 先向2mL 0.1mol/L FeC1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0.1mol/L KI溶液 | 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變紅色;滴加KI溶液后,紅色無明顯變化 |
編號 | 操作 | 現象等 |
Ⅲ | 先向2mL 0.1mol/L KI溶液中滴加1mL 0.1mol/L FeC13溶液,再滴加KSCN溶液 | 滴加FeC13溶液后,溶液變成黃色;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變為紅色.根據實驗現象可以推測出Fe3+有可能與I-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 |
編號 | 操作 | 現象及結論 |
Ⅳ | 向2mL 0.1mol/L KI溶液中滴加1mL 0.1mol/L FeC13溶液,再滴加①再滴加淀粉溶液(或CCl4;或鐵氰化鉀溶液) | 現象:溶液變藍. 結論:Fe3+能與I-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②I2,③F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過程可以表示為:CO+O$\frac{\underline{\;催化劑\;}}{\;}$C02 | |
B. | 該過程中有熱量放出 | |
C. | 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 | |
D. | 釕催化劑能改變該反應的焓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HF | HClO | H2S | C6H5OH |
Ki=3.53×l0-4 | Ki=2.95×l0-8 | K1=9.1×l0-8 K2=1.1×l0-12 | Ki=1.28×l0-10 |
A. | ClO-+H2S→HClO+HS- | B. | H2S+2C6H5O-→2C6H5OH+S2- | ||
C. | HF+C6H5O-→C6H5OH+F- | D. | HF(少量)+S2-→F-+H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