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取用Na2CO3溶液時,發現取量過多,為了不浪費,又把過量的試劑倒入試劑瓶中 | |
B. | 用溶解、過濾的方法分離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混合物 | |
C. | 稱量NaOH固體,先在天平兩盤上放大小相等紙片,然后NaOH放在左盤紙片上稱量 | |
D. | 利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別溶液和膠體 |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常溫常壓下,1 mol Ne含有的原子數為NA | |
B. | 在25℃、1.01×105 Pa時,11.2 L N2所含的原子數為NA | |
C. | 18g水中所含的質子數為8NA | |
D. | 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單質所含的原子數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NH4+、SO42-、NO3- | B. | Na+、K+、SO42-、Cu2+ | ||
C. | Ca2+、K+、Cl-、CO32- | D. | Mg2+、Fe3+、OH-、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瓶中盛滿水,從B口進氣,用排水法收集O2 | |
B. | 瓶中盛適量濃硫酸,從A口進氣來干燥Cl2 | |
C. | 從B口進氣,用排空氣法收集Cl2 | |
D. | 瓶中裝滿水,A口連導管并伸入量筒中,從B口進氣,用排水法測量生成H2的大約體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實驗 | 解釋或結論 |
A | 向某溶液中逐漸通入CO2氣體,先出現白色沉淀,繼續通入CO2氣體,白色沉淀不溶解,證明該溶液中存在AlO2- | Al(OH)3是兩性氫氧化物,不溶于碳酸溶液. |
B | 某無色晶體加入NaOH濃溶液中并加熱,產生的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 該晶體中一定有NH4+ |
C | 用蒸餾法能將溶解在CCl4中的碘單質分離出來 | 因為碘易升華,故蒸餾時先分離出來 |
D |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則溶液變為黃色 | 氧化性:H2O2>F e3+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某固體中加入稀鹽酸,產生了無色氣體,證明該固體一定會有CO32- | |
B. | 某溶液中滴加了Na2C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該溶液中一定會有Ba2+ | |
C. | 某無色溶液滴加酚酞試液顯紅色,該溶液不一定是堿液 | |
D. | 驗證燒堿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稀HCl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現,證明含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