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2min達到平衡,C的濃度為1.2mol/L,結合v=$\frac{△c}{△t}$計算;
(2)2A(g)+B(g)?xC(g)+2D(s),
開始 2 2 0 0
轉化 1.6 0.8
平衡 0.4 1.2
以此計算轉化率;
(3)利用平衡的特征“等、定”及由此衍生的物理量來判斷平衡;
(4)從等效平衡的角度分析;
(5)欲使反應達到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分數與上述平衡相等,與原平衡為等效平衡,根據B、C的量可知x=3,反應前后氣體的化學計量數不變,起始加入的A、B物質的量n(A):n(B)應與原平衡相等.
解答 解:(1)2min達到平衡,C的濃度為1.2mol/L,由v=$\frac{△c}{△t}$=$\frac{1.2mol/L}{2min}$=0.6mol/(L.min),故答案為:0.6mol/(L.min);
(2)2A(g)+B(g)?xC(g)+2D(s),
開始 2 2 0 0
轉化 1.6 0.8
平衡 0.4 1.2
則A、B的轉化率之比為$\frac{1.6}{2}$:0.4=2:1,故答案為:2:1;
(3)2A(g)+B(g)?3C(g)+2D(s),
①2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此時剩余1.2mol B,則B的反應速率為$\frac{\frac{0.8mol}{2L}}{2min}$=0.2mol/(L.min),由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可知,x=3,該反應中壓強始終不變,不能判斷平衡,故①錯誤;
②A的消耗速率與C的消耗速率之比為1:1,正逆反應速率不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故②錯誤;
③因氣體的質量在變化,則氣體密度不再變化,達到平衡,故③正確;
④A的消耗速率與B的消耗速率之比為2:1,關系始終存在,不能判斷平衡,故④錯誤;
故答案為:③;
(4)因為該反應為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2mol A氣體和2mol B氣體,即相當于將原平衡體積壓縮為一半,而此時平衡不移動,由于加入A和B后起始的物質的量為原來的雙倍,所以平衡時B的物質的量為原來的雙倍,故B的物質的量為2.4mol,故答案為:2.4mol;
(5)欲使反應達到平衡時C的物質的量分數與上述平衡相等,與原平衡為等效平衡,由于x=3,反應前后氣體的化學計量數不變,起始加入的A、B物質的量n(A):n(B)應與原平衡相等為1:1,即n(A)=n(B),
故答案為:n(A)=n(B).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反應速率計算、平衡狀態判斷、等效平衡等,為高考常見題型,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計算能力,注意利用反應速率的關系確定x為解答的關鍵,注意理解等效平衡規律,難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堿性氧化物 氧化鐵 Fe2O3 | B. | 酸性氧化物 干冰 CO2 | ||
C. | 酸 硫酸 H2S | D. | 堿 純堿 Na2CO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50ml | B. | 180ml | C. | 200ml | D. | 250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金屬發生腐蝕的實質是:M-ne-=Mn+ | |
B. | 金屬發生的電化學腐蝕比化學腐蝕要普遍得多 | |
C. | 防止金屬生銹可以通過涂油漆、鍍金屬等方法在其表面覆蓋一層保護膜 | |
D. | 在鋼鐵上連接一個銅塊可以防止鋼鐵生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我國明代醫學家李時珍所著的醫學名著是<<神農本草經>> | |
B. | 麻黃堿是國際奧委會嚴格禁止使用的興奮劑 | |
C. | 毒品就是有毒的藥品 | |
D. | 表示非處方藥,表示處方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