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氧化物 | Fe(OH)3 | Fe(OH)2 | Ni(OH)2 |
開始沉淀的pH | 1.5 | 6.5 | 7.7 |
沉淀完全的pH | 3.7 | 9.7 | 9.2 |
分析 (1)含鎳催化劑中含有氧化鋇,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所以根據圖Ⅰ所示的X射線衍射圖譜,可知浸出渣含有三種主要成分,其中“物質X”為BaSO4;由于隨著溫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從而導致鎳的浸出率降低,浸出渣中Ni(OH)2含量增大;
(2)CuS、S灼燒后溶于稀硫酸中生成硫酸銅,所以副產品應該是膽礬
(3)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溶液的pH值,容易引入雜質,所以方案是錯誤的;正確的操作應該是在調節pH前,應先在濾液中加入H2O2,使溶液中的Fe2+氧化為Fe3+;
(4)常溫時CaF2的溶度積常數為2.7×10-11可知,溶液中F-濃度為3×10-3 mol•L-1,再計算出鈣離子的濃度;
(5)Ni2+被ClO-氧化產生2NiOOH•H2O沉淀,其還原產物是氯離子.
解答 解:(1)由于含鎳催化劑中含有氧化鋇,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所以根據圖Ⅰ所示的X射線衍射圖譜,可知浸出渣含有三種主要成分,其中“物質X”為BaSO4;由于隨著溫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從而導致鎳的浸出率降低,浸出渣中Ni(OH)2含量增大,
故答案為:BaSO4; 溫度升高,Ni2+的水解程度增大;
(2)由于CuS、S灼燒后溶于稀硫酸中生成硫酸銅,所以副產品應該是膽礬,即CuSO4•5H2O,
故答案為:CuSO4•5H2O;
(3)由于用氫氧化鈉溶液調節溶液的pH值,容易引入雜質,所以方案是錯誤的;正確的操作應該是在調節pH前,應先在濾液中加入H2O2,使溶液中的Fe2+氧化為Fe3+,
故答案為:方案錯誤,在調節pH前,應先在濾液中加入H2O2,使溶液中的Fe2+氧化為Fe3+;
(4)根據常溫時CaF2的溶度積常數為2.7×10-11可知,溶液中F-濃度為3×10-3 mol•L-1,則Ca2+的濃度為$\frac{2.7×1{0}^{-11}}{(3×1{0}^{-3})^{2}}$=3×10-6 mol/L,
故答案為:3×10-6;
(5)Ni2+被ClO-氧化產生2NiOOH•H2O沉淀,其還原產物是氯離子,則根據電子的得失守恒可知,第②步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O-+2Ni2++4OH-=2NiOOH•H2O↓+Cl-,
故答案為:ClO-+2Ni2++4OH-=2NiOOH•H2O↓+Cl-.
點評 該題以廢舊含鎳催化劑生產Ni2O3為載體,重點考查學生對工藝流程試題了解掌握情況,試題綜合性強,貼近高考,側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和規范嚴謹的實驗設計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該類試題綜合性強,理論和實踐的聯系緊密,有的還提供一些新的信息,這就要求學生必須認真、細致的審題,聯系所學過的知識和技能,進行知識的類比、遷移、重組,全面細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區別 | |
B. | 戊烷(C5H12)有兩種同分異構體 | |
C. | 氰酸銨(NH4OCN)與尿素[CO(NH2)2]都是共價化合物 | |
D. | 糖類、油脂和蛋白質均可發生水解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化學鍵 | H-H | Cl-Cl | H-Cl |
生成(拆開)1mol化學鍵放出(吸收)的能量 | 436kJ | 243kJ | 431kJ |
A. | $\frac{1}{2}$H2(g)+$\frac{1}{2}$Cl2(g)═HCl(g)△H=-91.5kJ•mol-1 | |
B. | $\frac{1}{2}$H2(g)+$\frac{1}{2}$Cl2(g)═HCl(g)△H=+91.5kJ•mol-1 | |
C. | H2(g)+Cl2(g)═2HCl(g)△H=-183kJ•mol-1 | |
D. | 2HCl(g)═H2(g)+Cl2(g)△H=+183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2 878 kJ•mol-1 | B. | △H=-2 658 kJ•mol-1 | ||
C. | △H=-1 746 kJ•mol-1 | D. | △H=-1 526 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Cl 和 NaOH 反應的中和熱△H=-57.3 kJ/mol,則濃 H2SO4和 Ca(OH)2反應的中和熱 △H=2×(-57.3)kJ/mol | |
B. | CO(g)的燃燒熱是 283.0 kJ/mol,則 2CO2(g)═2CO(g)+O2(g)反應的△H=2×283.0 kJ/mol | |
C. | 需要加熱才能發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 |
D. | 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將堿緩慢倒入酸中,所測溫度值偏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物質與水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 | |
B. | Al2H6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產物為氧化鋁和水 | |
C. | Al2H6分子中 氫為+1價,鋁為-3價 | |
D. | 氫鋁化合物可能成為未來的儲氫材料和火箭燃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