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K+ Na+SO42- Cl- | B. | Cu2+ Al3+ Cl-SO42- | ||
C. | Fe2+NO3-Cl-CO32- | D. | Ag+ Na+NO3- Cl- |
分析 酸性溶液中含大量的氫離子,根據離子之間不能結合生成沉淀、氣體、水等,不能相互促進水解等,則離子大量共存,并結合離子的顏色來解答.
解答 解:A.酸性溶液中該組離子之間不反應,可大量共存,且離子均為無色,故A選;
B.Cu2+為藍色,與無色不符,故B不選;
C.酸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CO32-,且酸溶液中Fe2+、NO3-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故C不選;
D.Ag+、Cl-結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選;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離子的共存,為高頻考點,把握習題中的信息及常見離子之間的反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復分解反應、氧化還原反應的離子反應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 | |
B. | 物質的量的符號是M | |
C. | H2的摩爾質量是2g | |
D. | 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lmolCl2含有2NA個氯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利用聚光手電筒照射,可以區別溶液和膠體 | |
B. | 溶液、膠體、懸濁液和乳濁液等分散系中的溶質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 |
C. | 分散質粒子的直徑在1×10-9~1×10-7m之間的分散系屬于膠體 | |
D. | 自來水廠常用某些鐵鹽或鋁鹽作凈水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把NaHCO3和Na2CO3混和物6.85g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中c(Na+)=1mol•L-1.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將溶液蒸干后,所得固體質量無法計算 | |
B. | 將54.4g鐵粉和氧化鐵的混合物中加入4.0mol/L 200mL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放出氫氣4.48L(標準狀況).反應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不顯紅色,且無固體剩余物,反應后得到FeSO4的物質的量是0.8mol | |
C. | 現向一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條件下使該反應發生,達到化學平衡時,N2、H2和NH3的物質的量濃度一定相等 | |
D. |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_{4}^{+}$、Mg2+、Fe3+、Al3+、SO${\;}_{4}^{2-}$等離子,當向該溶液中加入某濃度的NaOH溶液時,發現生成沉淀的物質的量隨NaOH溶液的體積變化如圖所示,由此可知,該溶液中肯定含有的陽離子是H+、NH${\;}_{4}^{+}$、Mg2+、Al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用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然后分液 | |
B. | 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水解,向水解液中加入銀氨溶液,加熱出現銀鏡 | |
C. | 用分液漏斗分離己烷和水的混合液體 | |
D. | 氯乙烷與NaOH溶液共熱,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再加入AgNO3溶液檢驗Cl- | |
E. | 配制銀氨溶液時,向稀硝酸銀溶液慢慢滴加稀氨水,直至產生沉淀恰好消失 | |
F. | 在一定量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振蕩后加入葡萄糖溶液,加熱至沸騰,出現磚紅色沉淀 | |
G. | 制取乙酸乙酯實驗中,在一定量濃硫酸中,依次加入乙酸和乙醇后加熱 | |
H. | 向苯酚濃溶液中滴入少量濃溴水可觀察到白色三溴苯酚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