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序號 | 實驗內容 | 實驗結果 |
A | 加AgNO3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B | 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熱 | 收集到氣體1.12L(已折算成標準狀況下的體積) |
C | 加足量BaCl2溶液,對所得沉淀進行洗滌、干燥、稱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鹽酸,然后干燥、稱量 | 第一次稱量沉淀質量為6.27g,第二次稱量沉淀質量為2.33g |
分析 A、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溶液中可能有Cl-,SO42-,CO32-;
B、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熱,收集到氣體1.12L,說明溶液中一定有NH4+,并可計算出銨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5mol;
C、加足量BaC12溶液時,溶液有沉淀產生,這個沉淀有可能是硫酸鋇、碳酸鋇或者兩者都有,可推出原溶液一定沒有Ba2+;
對所得沉淀進行洗滌、干燥、稱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鹽酸,然后干燥、稱量第一次稱量讀數為6.27g,第二次稱量讀數為2.33g.加鹽酸后沉淀部分溶解,說明該沉淀一定是硫酸鋇和碳酸鋇的混合物,說明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根和硫酸根,碳酸根和鎂離子不能共存,說明混合物中一定沒有鎂離子;2.33g為硫酸鋇,可求出硫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1mol,3.94g為碳酸鋇,可求出碳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2mol,根據正負離子電荷守恒,銨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5mol,硫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1mol,碳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2mol,可知該混合物一定還有K+,Cl-是否存在不能判定.
解答 解:A、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溶液中可能有Cl-,SO42-,CO32-;
B、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熱,收集到氣體1.12L,說明溶液中一定有NH4+,并可計算出銨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5mol;
C、加足量BaC12溶液時,溶液有沉淀產生,這個沉淀有可能是硫酸鋇、碳酸鋇或者兩者都有,可推出原溶液一定沒有Ba2+;
對所得沉淀進行洗滌、干燥、稱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鹽酸,然后干燥、稱量第一次稱量讀數為6.27g,第二次稱量讀數為2.33g.加鹽酸后沉淀部分溶解,說明該沉淀一定是硫酸鋇和碳酸鋇的混合物,說明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根和硫酸根,碳酸根和鎂離子不能共存,說明混合物中一定沒有鎂離子;2.33g為硫酸鋇,可求出硫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1mol,3.94g為碳酸鋇,可求出碳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2mol,根據正負離子電荷守恒,銨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5mol,硫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1mol,碳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02mol,可知該混合物一定還有K+,Cl-是否存在不能判定.
(1)根據實驗A判斷Cl-不一定存在,故答案為:不能確定;
(2)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Ba2+、Mg2+;故答案為:Ba2+、Mg2+;
(3)實驗B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NH4++OH-$\frac{\underline{\;\;△\;\;}}{\;}$NH3↑+H2O,故答案為: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4)通過實驗可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NH4+、CO32-和SO42-.經計算,NH4+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5 mol/L,CO32-、SO4+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0.2 mol/L和0.1 mol/L,根據電荷守恒得:K+一定存在,
答:存在;通過實驗可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NH4+、CO32-和SO42-.經計算,NH4+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5 mol/L,CO32-、SO4+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0.2 mol/L和0.1 mol/L,根據電荷守恒得K+一定存在.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見的幾種離子的檢驗方法,題目難度中等,解題時特別注意K+的判斷應該根據電荷守恒判斷.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來判斷亞硫酸鈉固體是否發生變質 | |
B. | 加入硝酸銀溶液看是否產生白色沉淀來判斷溶液中是否有氯離子 | |
C. | 可加入足量的銅粉然后過濾來除去氯化亞鐵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鐵 | |
D. | 加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有白色沉淀來區別碳酸鈉溶液和碳酸氫鈉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范德華力是普遍存在的一種分子間作用力,屬于電性作用 | |
B. | 范德華力比較弱,但范德華力越強,物質的熔點和沸點越高 | |
C. | 氫鍵屬于一種較強的分子間作用力,只能存在于分子之間 | |
D. | 形成氫鍵時必須含有氫原子,另外氫原子兩邊的原子必須具有很強的電負性、很小的原子半徑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序號 | 反應物 | 產物 |
① | KMnO4、H2O2、H2SO4 | K2SO4、MnSO4… |
② | Cl2、FeBr2 | FeCl3、Br2 |
③ | MnO2… | Cl2、Mn2+… |
A. | 第①組反應的其余產物為H2O | |
B. | 第③組反應中生成1mol Cl2,轉移電子4mol | |
C. | 氧化性由強到弱順序為MnO4->Cl2>Fe3+>Br2 | |
D. | 第②組反應中Cl2與 FeBr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屬于芳香烴 | |
B. | 能發生消去反應和酯化反應 | |
C. | 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內 | |
D. | 1mol該有機物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消耗5molNa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⑤ | B. | ②③⑤ | C. | ②③ | D. | 全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
B. | ![]() | |
C. | ![]() 分離互溶但沸點相差大的液體混合物 | |
D. | ![]() 除去甲烷中少量的乙烯得純凈甲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NO3、NaCl、K2SO4 | B. | KCl、NaOH、CuSO4 | ||
C. | BaCl2、NaOH、H2SO4 | D. | FeCl3、Na2SO4、K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