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花瓶中加入“鮮花保鮮劑”可延長鮮花的壽命。下表是1 L“鮮花保鮮劑”的成分,閱讀后并回答下列問題:
成分 | 質量/g | 摩爾質量/(g·mol-1) |
蔗糖 | 50.00 | 342 |
硫酸鉀 | 0.50 | 174 |
阿司匹林 | 0.35 | 180 |
高錳酸鉀 | 0.50 | 158 |
硝酸銀 | 0.04 | 170 |
(1)“鮮花保鮮劑”中物質的量濃度最大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寫名稱)。
(2)“鮮花保鮮劑”中K+的物質的量濃度為(阿司匹林中不含K+)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求寫表達式,不需計算)mol·L-1。
(3)下圖所示的儀器中,在配制“鮮花保鮮劑”溶液時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還缺少的玻璃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儀器名稱)。
(4)配制過程中,下列操作對配制結果沒有影響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餾水
B.定容時仰視液面
C.容量瓶在使用前剛剛配制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Cl溶液而未洗凈
D.定容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線,但未做任何處理
(5)欲確定“鮮花保鮮劑”中硝酸銀的濃度,可加入的試劑中要含有__________。(填化學符號)
【答案】蔗糖(或
或
或
)ac玻璃棒、燒杯ADCl— (或Br—)
【解析】
(1)同一溶液,體積相等,則物質的量越大溶液濃度越大,蔗糖的物質的量為:=0.146mol;硫酸鉀的物質的量為:
=0.00287mol;阿司匹林的物質的量為:
=0.00194mol;高錳酸鉀的物質的量:
=0.0032mol;硝酸銀的物質的量:
=0.00024mol;所以蔗糖的物質的量最大,溶液中蔗糖的物質的量濃度最多;故答案為:蔗糖;
(2)溶液中鉀離子的物質的量為則依據c=,V=1L,溶液中鉀離子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2×
+
)mol/L;故答案為:2×
+
;
(3)配制一定物質的濃度溶液一般步驟:計算、稱量、溶解、移液、洗滌、定容等,用到的儀器:托盤天平、燒杯、玻璃棒、藥匙、1000 mL容量瓶、膠頭滴管;用不到燒瓶和分液漏斗,還缺少的儀器:玻璃棒、燒杯,故答案為:ac;玻璃棒、燒杯;
(4)A.容量瓶在使用前未干燥,里面有少量蒸餾水,對溶質的物質的量和溶液體積都不產生影響,溶液濃度不變,故A選;B.定容時仰視液面,導致溶液體積偏大,溶液濃度偏小,故B不選;C.容量瓶在使用前剛剛配制完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NaCl溶液而未洗凈,容量瓶中沾有氯化鈉,氯化鈉能夠消耗銀離子,導致溶液中銀離子濃度偏小,故C不選;D.定容搖勻后發現液面低于容量瓶的刻度線,但未做任何處理,屬于正確操作,溶液濃度準確,故D選;故選AD;
(5)銀離子能夠與氯離子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向待測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鈉,若產生白色沉淀即可證明溶液中含有銀離子;故答案為:C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是
①Al ②Al2O3 ③Al(OH)3④Fe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市場上銷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標識上有如下敘述:①本品為無色液體,呈堿性;②使用時加水稀釋;③可對餐具、衣物進行消毒,可漂白淺色衣物。其有效成分可能是( )
A.Cl2 B.SO2C.NaClOD.K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下列實驗,實驗結果與預測的現象不一致的是
①中的物質 | ②中的物質 | 預測①中現象 | |
A | 淀粉碘化鉀溶液 | 濃硝酸 | 無明顯現象 |
B | 酚酞溶液 | 濃鹽酸 | 無明顯現象 |
C | 氯化鋁溶液 | 濃氨水 | 有白色沉淀 |
D | 濕潤紅紙條 | 飽和氯水 | 紅紙條褪色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化學合成和分離技術是人類生存所必須的,是其他各項技術的基礎
B. 氨基酸是指分子中含有﹣COOH和﹣NH2,且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C. 根據纖維在火焰上燃燒產生的氣味,確定該纖維是否為蛋白質纖維
D. Na2SiO3的水溶液俗稱水玻璃,用水玻璃浸泡的木材、紡織品耐火耐腐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原子數和價電子數相同的離子或分子結構相似,如SO3、NO都是平面三角形。那么下列分子或離子中與SO42-有相似結構的是( )
A. PCl5B. CCl4C. NF3D.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控制合適的條件,將反應2Fe3++2I-2Fe2++I2設計成如下圖所示的原電池。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反應開始時,甲中石墨電極上Fe3+被還原
B. 反應開始時,乙中石墨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
C. 電流計讀數為零時,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D. 電流計讀數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體,乙中石墨電極為負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定量的鎂與100 mL 18.5 mol/L濃硫酸充分反應后,鎂完全溶解,同時生成氣體A 33.6 L(標準狀況)。將反應后的溶液稀釋至1 L,測得溶液的c(H+) = 0.1 mol/L,則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 反應中共轉移電子3 mol B. 反應中共消耗鎂 36 g
C. 氣體A中SO2與H2的體積比為3:1 D. 氣體A為SO2和H2的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