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 | 現象 | 結論 | |
A | 向某未知溶液中加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 | 生成白色沉淀 | 該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用一束強光照射Na2SiO3溶液 | 溶液中出現一條光亮的通路 | 溶液中可能含有硅酸膠體 |
C |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試管中滴入幾滴0.1mol/LH2SO4溶液 | 試管口出現紅棕色氣體 | 溶液中NO3-被Fe2+還原為NO2 |
D | 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熱片刻后再滴加銀氨溶液,并用水浴加熱 | 無銀鏡生成 | 淀粉未發生水解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白色沉淀可能為AgCl,原溶液中可能含有銀離子;
B.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溶液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C.試管口出現紅棕色氣體,為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
D.蔗糖水解后溶液為酸性,銀鏡反應應在堿性條件.
解答 解:A.原溶液中含有Ag+,也會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應先加鹽酸酸化,排除干擾,再加氯化鋇檢驗硫酸根離子,故A錯誤;
B.膠體具有丁達爾效應,溶液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硅膠屬于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硅酸鈉溶液屬于溶液,不能產生丁達爾效應,故B正確;
C.在酸性條件下,Fe2+與NO3-發生氧化還原反應,3Fe2++NO3-+4H+=3Fe3++NO↑+2H2O,對于該反應Fe2+為還原劑,NO3-為氧化劑,被還原成NO,試管口出現紅棕色氣體,為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故C錯誤;
D.蔗糖水解后溶液為酸性,銀鏡反應應在堿性條件,則向稀硫酸與蔗糖共熱后的溶液中滴加銀氨溶液,水浴加熱,無現象,是因沒有加堿中和至堿性,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實驗方案評價,為高考高頻點,涉及膠體性質、離子檢驗、蔗糖水解檢驗等知識,側重實驗操作和實驗原理的考查,注意實驗方案的操作性、可行性、評價性分析,易錯選項是D.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2:7 | B. | 3:1 | C. | 1:3 | D. | 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裝 置 | 現 象 |
![]() | Ⅰ.實驗初始,未見明顯現象 |
Ⅱ.過一會兒,出現氣泡,液面上方呈淺棕色 | |
Ⅲ.試管變熱,溶液沸騰 |
實 驗 | 內 容 | 現 象 |
實驗1 | 將濕潤KI-淀粉試紙置于空氣中 | 未變藍 |
實驗2 | 用濕潤KI-淀粉試紙檢驗淺棕色氣體 | 試紙變藍 |
裝置 | 現象 |
![]() | Ⅰ.實驗初始,未見明顯現象 |
Ⅱ.過一會兒,出現氣泡,有刺激性氣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