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使用此廢氣處理工藝不能減少SO2的排放 | |
B. | 該過程發生的反應有化合、分解、置換和氧化還原反應 | |
C. | 整個過程的反應可表示為2SO2+2CaCO3+O2═2CaSO4+2CO2 | |
D. | 可用NaOH溶液檢驗廢氣處理是否達標 |
分析 A.根據廢氣處理工藝流程可知,該過程中減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
B.碳酸鈣受熱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二氧化硫與石灰水反應生成CaSO3和CaSO4是復分解反應和氧化還原反應;
C.反應物為碳酸鈣、氧氣和二氧化硫,產物為硫酸鈣和二氧化碳;
D.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硫的反應沒有明顯現象,無法檢驗二氧化硫.
解答 解:A.根據圖示可知,使用此廢氣處理工藝能夠大大減少SO2的排放,故A錯誤;
B.碳酸鈣受熱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二氧化硫與石灰水反應生成CaSO3和CaSO4是中和反應、化合反應,氧化還原反應,但沒有涉及置換反應,故B錯誤;
C.整個過程中,二氧化硫與碳酸鈣和氧氣反應生成了硫酸鈣和二氧化碳,化學反應式可表示為:2SO2+2CaCO3+O2=2CaSO4+2CO2,故C正確;
D.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可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檢驗廢氣處理是否達標,而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沒有明顯現象,無法檢驗二氧化硫,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二氧化硫氣體的污染和治理方法,題目難度中等,根據圖示工業流程明確反應原理為解答關鍵,試題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靈活應用能力.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 |
B. | 甲苯能與濃硝酸、濃硫酸反應生成TNT | |
C. | 苯酚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 | |
D. | 苯酚具有酸性,能與碳酸鈉溶液發生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點 | B. | B、D兩點 | C. | C點 | D. | A、E兩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材料完全由金屬元素構成 | |
B. | 該材料能捕集CO2,是因為該材料可以選擇性吸收CO2 | |
C. | 該材料捕集11.2LCO2后,增重22g | |
D. | 可利用該材料將空氣中的CO2,完全捕集,從而控制溫室效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正極反應式為Ag-e-=Ag+ | |
B. | 放電時,溶液中的Cl-向負極移動 | |
C. | 通入Cl2的一極為負極 | |
D. | 當電路中轉移0.01mole-時,消耗Ag的質量為2.16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結構不同的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 | |
B. | 同分異構體間的相互轉化不存在能量的變化 | |
C. | C4H10的一氯代物共2種結構 | |
D. | 甲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定條件下,將1molN2和3molH2H混合,充分反應后轉移電子數為6NA | |
B. | 常溫下,5.6gFe與足量濃硝酸作用轉移電子數一定為0.3NA | |
C. | 65gZn與一定量的濃硫酸反應至完全溶解,轉移電子數一定為2NA | |
D. | 6.4g由S2、S4、S8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硫原子的數目為0.1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氧氣發生氧化反應 | |
B. | 每轉移2mol電子,電池內增加2molH2O | |
C. | C正極附近c(H+)增大 | |
D. | 負極附近溶液的pH值降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